![](http://img2.zjolcdn.com/pic/0/14/18/09/14180971_673045.jpg)
4月21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未名中学学生点亮蜡烛,为四川芦山地震灾区人民祈福,哀悼地震遇难同胞。新华社发(张春雷摄)
民间力量的“一跃而起”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回顾过去的一周,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中,除了政府部门上下齐力迅速反应,来自中国民间的力量也第一时间汇聚,“众志成城”也再一次因为地震成为全民口号。
地震发生几分钟后,四川媒体发出第一条地震消息,随即各家媒体纷纷投入力量开始滚动报道,一些地方电视台也中断娱乐节目,将画面锁定雅安。
互联网上,地震伤亡数据不断刷新的同时,祝福祈祷、微博寻亲、民间捐赠、报名献血,来自民间的爱心也迅速涌向灾区,中国各地的民间力量几乎“一跃而起”。
地震发生23分钟后,中国第一支由民间专业人士组成的紧急救援公益机构四川蓝天救援队已集结完毕,准备出动救援。
海南地震救援队、泸州山地救援队、北京红星救援队、陕西灾害救援队……更多的民间救援队伍在短时间内相继进入芦山、灵关、太平,乃至因道路和通讯中断一度成为“孤岛”的宝兴。
成都街头自发献血的市民排成长龙,地震当天傍晚补足血库;汶川的数十位“的哥”,车里装满水和方便食品赶来;青海玉树抢险救援队驰援……“大地震”再度成为中国举国救灾的动员令。
有分析称,从祈福、救援、募捐到献血等支援行动中,有公民的个体力量,更有组织、团体的力量。透过志愿者精神的光芒,我们看到的是公民的成长,是人们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日渐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