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越乡文化
越乡民俗——二月初春话民俗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施钰兴 2014年03月11日09:22:21 

 

  龙抬头

  二月初二龙抬头。惊蛰是蛇虫百足出洞、复活之日。惊蛰已过,蛇虫已出,需要龙来镇压。俗谚云:“二月二,龙抬头,田头地角热溜溜。”意思是到了二月初二,沉睡的龙抬起头要升天了,连田头地角都是涌动着一股春意盎然的热力。此时正值惊蛰节气,气温回升,雨水渐多,万物始长,人们把这些自然规律认为是龙的功劳。因此,早晨起来,把米糠从井口或江边撒成一条线,引到家里,意思是给龙指一条引路,龙就会来到家里,兴旺发达。这天忌在田地里散灰,龙见灰就要灰心;不能把内裤,特别是女人内裤晾在室外,龙见了晦气。

  插花祭烈女

  二月初二插花祭烈女,是嵊州独特的风俗之一,起源于清风娘娘的祭祀活动之中。清风庙的神祗是一位被元兵掳掠、不屈元兵诱惑投江献身的巾帼烈女。后人为了褒奖她的民族气节,在清风岭上建祠塑像,供奉香火。在元明清三朝六七百年的祭祀中不知何时形成了插花的风俗。到了清中晚期,插花风俗盛行。

  同治五年,裘万清倡仪并捐资在清风庙前建造了一座插花亭。裘万清于咸丰八年补用江苏府。那年六月,他押送军饷去安徽军营。途经凤阳时与太平军悍将张国梁邂逅,两军相距仅二三里路。裘万清当即命令清军伏卧隐蔽。他们的行踪一旦暴露,两军对垒必是鸡蛋碰上石头。裘万清心急如焚,在万分危急之际,仰天向清风菩萨王烈妇祈祷,求王烈妇神灵保佑,“阴助”官兵渡过此劫。他的默念刚完毕,忽然风云翻滚,暴雨大作。张国梁慌忙回军凤阳城避雨,一场厮杀顷刻化险为夷。裘万清的军饷顺利送达军营。八年后的同治五年,太平军已被官兵镇压,裘万清回到嵊县老家,为报答王烈妇施雨化险的“阴德”,在清风庙前捐建一座石亭。石亭全用青石雕琢而成,四角单檐。亭基底部较高,有七级台阶,亭中立一石碑,记录了王烈妇的贞烈与“阴兵助官军”的功绩。亭四周建有石栏杆,人不能进入亭子,只在亭外绕亭而游。此亭额名“清风亭”,俗称“插花亭”,每年二月初二清风庙会聚信众在此插花,香烛插遍亭周,祭献王烈妇。

  清风亭在文革期间被拆除,插花风俗也就消失。二十世纪末,清风庙管理小组姚香泉、姚初等人发动,在清风庙后山坡上仿建了一座六角形木质清风亭。插花风俗有所复苏,但规模远不如从前。

首页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