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大仁寺记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尹芙生 2014年03月20日16:05:14 

  大仁寺是民国《嵊县志》卷八所记的五十所佛寺之一,而其留在县志上的史料之多在五十所佛寺中列第一。尽管大仁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因僧尼还俗停止了佛事活动,“土改”后寺田分给了周边村农民,殿宇成了村、乡的公共用房(单作为石璜竹器生产社工场近三十年),1975年大雄宝殿被拆,石柱成了建石璜拖拉机站的廊柱,只存下十余间破落的平房,现寺区已建成新的民居楼房,作为实体的大仁寺已不存在了;但是,大仁寺存世千余年的历史,是佛教文化在我地传播、影响深远的一段历史,特别是其衍生的辅仁书院,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联系,为此,将大仁寺的史事作一番梳理,对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有益的。

  大仁寺坐落在离石璜镇上公路桥(俗称下桥)向南四里处的寺根村西端。据该村老人回忆,大仁寺的殿宇有山门三间、四金刚、韦驮殿、大雄宝殿、千手观音殿;还有供住持和尚进行佛事、住宿以及种植寺田所需的用房,详情参见本文所附的示意图。东首围墙外为辅仁书院,还有面积约三亩安葬已故和尚的塔林,寺区总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前些年,寺北围墙外的良田中,村民耕作时还发现口径约二市尺的磉盘,可见,寺区面积原先还要大。寺前,是崇仁通向长乐的大路,路南与从西向东流的剡溪(现称长乐江)相毗连,民国初寺前不远处是簰埠头,长乐江改直后“江床”向南移。寺西是现称猫狸洞的小山,为殳印山南尾部的一角,历史上曾一度称作“独秀山”。小山与平地间有深坑,“曾以垮坑的大树根当桥”[1],故称“树根”,后演变成“寺根”这个村名。

  据民国《嵊县志》相关史料,大仁寺始建于唐之后“五代十国”时期的晋天福七年(942),冠名为“资国大明院”。虽有姚圣姑舍宅为寺的说法,但乾隆时的县志考证“未敢附会”[2],即不能确定此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称为“大明院”,到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改称为“大明寺”。关于大明寺,这里要特别提一提,我县最早的一部县志《剡录》(成书于1215年)作了如下记述:“大明寺,居独秀山,面大溪,有古井五尺,深数仞,水不曾少竭。山之西为韶国师所凿,有坑甚深。……西五十里。”“面大溪”、“有坑甚深”、“西五十里”这三点地理特征符合后来称作大仁寺的大明寺实情。而且,明朝时文人陈煊所作的《资国寺次黄别驾韵》一诗:“大明寺里竹林间,独秀曾经吟此山。松盖鹤归能自庇,岩垕云去不曾关。帘垂香袅清风细,僧定堂空白昼间。今日屏星照胜地,喜从骥尾共跻攀。”[3]更明确提出大明寺边的山曾经称作“独秀山”。而蛟镇西南边的独秀山,其地理特征:未“面大溪”,离县城是“西二十里”,也没有深坑。蛟镇独秀山的“大明寺”始称时间为道光十六年(1836)[4],而寺根村大明寺的始称时间为治平二年(1065)。这两个“独秀山”、两个“大明寺”是地点不同、年代不同的两回事,我们后人不应混为一谈,以致造成错位。

  康熙八年(1669)重建,寺名加上“资国”;乾隆五十三年(1788)知县唐仁埴令三都(三十五都、三十六都、四十三都)绅士捐倡重建,将寺名改为“大仁寺”。这样说起来,以“大明”冠为寺名的有845年(942-1787);以“大仁”作寺名的有187年(1788-1975)年,大仁寺前后共有1032年的历史。

  考察大仁寺的千余年历史,依据乾隆五十三年(1788)唐仁埴撰的《重建大仁寺碑》(下称《唐碑》)、咸丰四年(1854)吕燮煌撰的《捐修大仁寺碑》(下称《吕碑》)、光绪四年(1878)张德瑜撰的《重修大仁寺记》(下称《张记》),以及周边村的多本家谱,下列的问题我们能够梳理清楚的。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