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
古玩遇上木头,木头传递心意
周义烽似乎不是一个勤奋的工作者,这两年,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游山玩水上,收集古玩上,与文人雅士的交集上。如果他在工作室里干活,他也一定先打开老唱机的开关,再为自己泡一壶红茶,让古典音乐和红茶在清晨或午后的时光里交集纠缠。他说,当年如果没有曲水流觞,很可能就没有后来的《兰亭集序》。所谓经典,很多时候,是人与人碰撞、人与物碰撞的结果。
一般的根雕者,从拿到材质后,他就会着重考虑这材质适合于雕怎样一个人物或怎样一张脸。周义烽不同,他更愿意考虑这材质与哪些物件组合起来,才更有意境。
去年下半年,他在一个家具厂看到两块古沉木的边角料,很落寞地被扔在角落里。周义烽当即捡了回来。他结合木雕的面,注入雕塑的成份,把这两块古沉木分别雕了一个月亮、一个太阳,月亮和太阳上面分别站了一个峨冠博带的书生。他把月亮和太阳分别挂在两棵枯树上,当工作室流出如水的音乐,当麦色的灯光亮起,看到这件作品的人,会久久沉浸在自己的怀想里。
去年开始,周义烽又开始收集大量古玩:石磨、筷笼、茶瓶、酒壶等等,这些在别人眼里一无用处的物件,在周义烽眼里却成了宝贝。一个用檀香雕成的小仕女,身边放一束插在茶瓶里的小花,诗意立即生成了;一个弹琴的雅士,他身边配上一个石磨,石磨边一个牧童一头老牛,则让人充满无限的遐想。
不拘泥于人物,不为雕人而雕,只有把人放在一个环境里,才能说出他之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而周义烽为“这个人”营造的环境就是布帛、石头、水磨、花草、古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周义烽充分运用了这种修辞方法。
当木头遇到古玩,当木头传递心意,这才是根雕的境界。根雕者周义烽一直在这条路上默默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