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到底的智慧经营
图为2009年尹晓民在国际茶叶大会上与客户交谈
“二十年”,一个光阴流水的词,站在事业的第二十个节点回望,尹晓民已从当年扒火车贩茶叶的小企业主成长为“业界一哥”——浙江华发茶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问其成功的原因,他只浅浅一笑,“也没什么秘诀,也许比别人多想了一点,并一条道走到底。”话语谦和而智慧。
1994年,他32岁,而立之年放弃仕途投身商海,成立了我市第一家民营茶企。他的茶厂设在乡间,一个2000平方米的小厂房。扒火车南下联系客户,坐货车往返山间送茶叶,与山贼、强盗斗智斗勇。凭借一股闯劲,他的茶叶深受广东、福建等贸易公司的欢迎。没人清楚他一年能运送多少车茶叶,大家看到的,只是他欢欢喜喜地忙碌着,客商越来越多。
1999年,他37岁,一起成长起来的茶企老板们要么赚点钱享起了清福,要么固步自封不敢在茶叶上有更多的投资。唯有他,还在与茶叶打交道。只是,他不再在乡间租厂房了,而是投入2000多万元,按照五年内达到加工茶叶1万吨的规模设计建造新工厂,并在江西、安徽、湖北等省外拓茶叶基地。他的企业,不再给广东、福建等贸易公司做“嫁衣”,而在2001年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绿茶进出口权的民营企业,改写了商务部(原叫对外经济贸易部)多年来关于出口权审批的法规文件:茶叶出口审批必须是国有或集体经济企业。这一突破,让企业由内销转为外销,更大的市场空间让他的公司渐渐成长起来,也为更多的民营茶企打开了一扇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门。
2003年,他41岁,仍在做绿茶出口生意。不过工厂规模又扩大了,建起了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的加工厂,并完成了最大的技术改造项目,完善了研发团队。在此期间成立的茶叶设备研发小组,有9项发明获得浙江省发明专利奖,连续10年获得全国绿茶自营出口权的民营企业。由此,成为第一家获得国家级龙头企业的茶叶企业。华发在他的带领下逐步壮大。
不知我们中间有几个人能把茶叶卖20年之久?何况在如今风起云涌的商界,总是不时冒出各种各样快速致富的神话。但尹晓民做到了,长达20年的光阴,他始终在茶叶间摸爬滚打。现在,他已经拥有了目前中国厂房面积最大、加工能力最强、联结基地和农户最多,集科研开发、技术推广、生产加工、国际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绿茶生产加工出口企业。茶叶界一提起他的名字,莫不竖起大拇指。2005年,事业有成的他接受了业内一本杂志的专访,在文中的最末一段,他说了本文开头那一句:“成功也没什么秘诀,也许比别人多想了一点,并一条道走到底。”接着他又说:“等十年后的今天,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也许能笑得更开心……”
我采访他,是在明媚的5月。仔细看了他递给我的名片,我发现公司有了新的拓展,旗下多了华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华越茶业有限公司这两家。诚如尹晓民所说,他的事业奏响了第四部交响曲。转型升级致力于茶叶深加工的投资开发,不再单纯地做绿茶出口,而是与深圳市深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为其提供茶饮料原料、茶食品原料。茶叶深加工的门槛高,但利润空间大,当别的企业望而却步时,他又先行一步,新项目预计2015年可投产。同时,成立子公司开拓内贸市场,向超市进军,多路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尹晓民,中国茶业界的领军人物。面对我采访时的一连串发问,他旧话重提:成功没什么秘诀,仅仅多想一步,一条道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