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劳动砩争砩械斗的诉讼者凌玿公,《黄泽凌氏宗谱》对他的像赞是这样描述的:“凌玿公性慷慨,行贤良,才特达,德馨以山阴之柱石,作黄泽之栋梁,业振家声一乡,成师模范,填水患百世共仰芬芳。”凌玿公为凌氏三十七世孙(黄泽凌氏子慎派第二世),生于清康熙乙巳年(1665),卒于康熙丙申(1716)年,康熙己未年(1679)院考为秀才,时年十五岁。现位于黄泽镇七一村的凌家台门堂前还留有当年凌玿公考取秀才的“捷报”。
康熙己未年凌玿公院试考取秀才的捷报
当时清朝院试考秀才有明文规定:即考生的父辈在当地邑(县)居住必须超过二十年,有田产家居,历年完成征丁粮赋,同时必须有秀才资格的人作担保。由此可见,子慎公是清顺治十五年(1659)前从绍兴迁到黄泽镇定居。同时黄泽凌家台门也是康熙年间(1679~1716)所建。黄泽凌家台门坐北朝南偏东20度,占地面积为533平方米,三合院式,均为二层重檐楼房,屋顶硬山造。院墙正中设门楼,青石门梁雕花卉凤鸟图案,其上饰回纹及砖雕人物楼阁图;正厅面阔三间,檐廓施木雕,两旁置耳房。厢房各为三间楼房,前方分别设院墙,院墙正中设古石框门,两边置漏明窗,两厢均自成小院。黄泽子慎公凌家台门与众不同的是东、西厢房各设院墙,自成小院。宽阔的庭院经三面院墙的框砌,布局更为严谨,具有明清建筑的地域特色。
至于黄泽凌氏所建的“卧蓬庵”也未曾载入《黄泽凌氏宗谱》,谱中记载只有凌金声和凌赤标舍给卧蓬庵田地亩数。凌氏祖上口述相传的内容是这样的:在明末清初,嵊县的东乡较大的集镇是青石桥。当年,凌家的太公从绍兴做米生意来到青石桥,经营不善亏了本了,几乎到了穷途末路,无家可归的地步。当时的黄泽人烟稀少,尚未形成集镇,卧蓬庵的所在地是江边的一片沙滩,皆为茅草蓬。时值半夜,凌家的太公无处投宿,过江后又病又饿,喝了些江水后,就昏昏沉沉地倒在茅草蓬中睡着了。恍惚中觉得有一位中年女子前来,给他送水送药,顿时金光耀眼。凌家太公醒来后,已是东方大白,后觉得心旷神怡,全身上下并无不恙之感。他回忆梦境,觉得这位方盘脸的中年女子,必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化身,立刻拜跪发誓许愿:“我凌某人若有重新发迹之日,必在此地建造庵堂,诚塑金像,以报相救相助之恩。”这个经商之人可能是子慎公、子毓公的上代。
卧蓬庵原建在黄泽江渡口,可供过江乘渡船之人遮风避雨。后在庵边造了座木桥,也称桥头庵,后来卧蓬庵和木桥被洪水冲毁,清乾隆五十八年(1794)移址重建。据《卧蓬庵碑记》清乾隆年间凌金声和凌赤标二人均舍卧蓬庵田地。凌金声为子毓公长子(凌氏三十七世孙),凌赤标是凌玿公第六子(凌氏三十八世孙)。
同时凌氏祖上相传口述劳动砩械斗后,曾留下了祖训:“黄泽凌氏的子孙后嗣不得与湖头等村的魏、胡、叶、张四姓结亲通婚。”这一祖训也未曾在《黄泽凌氏宗谱》中查找到相关的记载。
《黄泽凌氏宗谱》明宇公为迁天台派始祖;子祥公为迁黄泽一派始祖;子慎公为迁黄泽另一派始祖。子慎公第五世孙兆祥公迁小柏下宅村;兆松公迁黄芝塘村,另为一脉;第五世孙文鸿公先迁陶家庄定居,后迁黄芝塘村成为一族。无论小柏派还是黄芝塘派总属黄泽子慎公一派所延。
附:奉宪堵塞水患填还民田永禁冒占碑记
绍兴府属新嵊二县人民因越境开砩构讼,经前任本府周批令两县会勘,又委水利厅吴亲勘,造册牒,覆未结。至四十四年(1705)备详前藩宪郎,历前宪管批,委署本府王勘量旧砩及新开各丈尺并掘毁田号、弓口图册,详覆署藩司程批:允填还。
乃本年七月,复因人命有禀报事及叛宪登抄等事由。通详督抚部院两宪,又并奉抚宪批行宦坑课命等事,三案总之,衅由争砩,历经宪会详,及前有本府高各详覆在案。今两县遵行详结,奉本府正堂劳加具印结详覆,蒙浙江等处承宣布政司布政司、加六级黄,浙江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司、加六级、纪录四次武,会详覆谳。
该本司会同按察司会看得新嵊二县衿民互争砩田一案,历据该府县审勘,嵊邑民魏日甫等强横冒占情真,新邑民凌玿等粮田被毁是实,经前署司会核转详,议令填塞其中砩址弓口与田亩掘毁情由,悉备前详,毋庸多赘。惟是嵊邑民魏升恒、张铨仲等抗违,议断不容新昌之填塞,辄以宦坑课命,不容开浚,为词狂控。又经府县勘覆,情虚当以刁诬坐拟,因念命抄重案,究审斯案,请免重科等由,程署司会详在案。因奉护抚院,以孟泾潭可否照旧疏通,以资灌溉,再行妥议。随行绍兴府确议去后,岂嵊民藉此起衅,复于四十六年(1707)六月间,将新邑断还田亩重加掘毁,穿引孟泾潭之水漫灌,当据被患之新昌报府,转详到司,就即并饬查勘,嗣据前任高知府覆称,前砩实系嵊民越占,而嵊邑另有五砩灌溉,可以责令疏通等详情。奉宪台批司,再行饬查,如果各修各砩,争端永息,即取允服遵依,具报本司,遵行去后。
兹据该府县详称:孟泾潭坐落新境其王泽镇,及亏、廉字号田亩实系新邑额粮田土,确有分疆等语。查孟泾潭居于新昌之上,中隔王泽一镇,居民镇中,更有亏、廉字号田亩,相去甚远,以此评之,断难以听其穿田破畈,为害于新邑矣!虽曰“有分土无分民”,然利此损彼,情所不容。今既据两县官民各出允服遵依,内称王泽镇亏、廉二字号田二百八十九丈填还弓口,钉桩廪土,引入孟泾潭水,穿村为患之处拔桩泻水,各修旧业以息争端等情前来相应,如其依结,饬令填还,永为堵塞。其王泽旧砩仍令嵊邑需水乡民照《志》挑浚,以资灌溉,庶各安疆界而并清沉案者也。
合将送到依结转详等由,蒙总督福建、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一级、仍带纪录三次录宪批:仰候抚部院批示缴结,遵依,存。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三级王宪批:孟泾潭既坐落新境之内,中隔新民田庐,嵊民何得越占开渠如详,堵塞填还,勒石永禁。嵊邑王泽旧砩,仍令照旧疏浚,以资灌溉。并候督部院批示:缴《县志》发还依结,图存。
康熙四十七年(1708)六月日,新昌县知县王沛懋奉文勒石
附:《湖头村魏氏宗谱》劳动砩内容的摘抄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剡东黄泽砩(劳动砩)由魏、胡、叶、张四姓所建,上接沙地港,下分北、中、南三圳,由东向西,穿过黄泽镇下到三王村,受益溪南各村,可灌田二千余亩。
(本文作者:现为嵊州市水利水电局工程师。)
参考资料:
1、《堵塞水患填还民田永禁冒占碑记》由阮建根断句及添加标点符号;
2、《湖头魏氏宗谱》;
3、《新昌吕氏宗谱》;
4、《嵊州文明形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