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自有痴如斯
应汉军迷石雕,怎一个“痴”字了得。
雕石头时,粉尘太多。粉尘吸进嘴巴里,像石头堵在应汉军的喉咙和肺部里。有人劝他,如今的设备先进了,有些活其实可以让机器来替代。应汉军摇摇头。他说,用凿子凿出来、用榔头敲出来的石雕,才有金石味、有艺气、有雅气。他要求所有的作品都是纯手工制作。
从事石雕30年来,他一直躲在自己的作坊里雕琢。他对自己最大的犒劳,一是歇下来的时候,画几张图画,自我欣赏;二是到外面走走看看,看到喜欢的石雕,就买回家。
2012年,应汉军和几个朋友去宁波“淘宝”,边走边看,视线突然被一幅石雕屏风吸引住。那是一幅叫“明月庭隅”的作品,长5.6米,高2.3米,图案是和合二仙,八仙过海,百子图,封神榜及郭子仪拜寿等题材,工艺水准极高。
看到这件作品,应汉军的脚步似乎被“502”胶水胶住了。最后他不惜重金,把它买了回来。一有空,他就站在这件作品前细细揣摩……
嵊州“溪山第一楼石雕”作品创作于清朝中期,上面有很多博古图案,如吉祥如意,岁岁平安等,可谓近代石雕之精品。可惜,东面和西面的照壁有很多已经开始风化了。再过几十年,也许这些图案将慢慢消逝。这些作品融合了多少老艺人的手艺和才华,融合了多少老匠人的心血和汗水!应汉军的心在那一刻不可遏止地痛了起来。他要把溪山第一楼的石雕作品完完整整复制出来。
当然,溪山第一楼的石雕作品不是那么容易复制的。首先是材料的问题,材料要选好;新昌西坑石的石质好,颜色绿莹莹的,做出来的作品比较细腻耐看,应汉军就去新昌拉了整批材料回来。其次是雕得活灵活现,那就要考验应汉军的手艺了。
作品开始创作初期,为了雕一个金蟾头,他和朋友周汉城一连跑了3趟。前几趟都是用相机从前后左右四个角度拍的,因为须仰视,拍出来的效果总是不如意。最后一趟,周汉城又用摩托车载他前去。为了拍得形象逼真,周汉城就让他站在摩托车上拍摄。相机在拍,可是如此近距离地观看,应汉军还是让细节给深深感动了。他久久站在摩托车上,连周汉城在下面喊他也没听到,直至周汉城按响了摩托车喇叭。
这些作品,应汉军预计花5年时间完成。只是,找上门来的活儿太多,也许要6年7年后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