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与“服务”赢得民心
听说市卫生监督所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除了继续抓好行政执法外,还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新举措,8月5日上午,记者冒暑前往作了采访。
阳光下的执法
8月3日,市卫监所执法人员在对城郊结合部日常卫生的监督巡查中,发现市经济开发区沿宅村168号竖立着一块“牙科”的指示牌,随即亮证入内进行检查。
经查实,该房屋为出租房,房内摆放着一台牙科综合治疗机,桌上放置牙模印、牙钳、牙挺,柜子里堆放着部分克拉霉素片、一次性注射器等,当事人徐某某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经进一步询问查实,徐某某从2013年11月份起在168号出租房内开设牙科诊所,从事镶牙、补牙、拔牙、烤瓷牙等医疗活动。
执法人员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对当事人徐某某作出了没收药品和器材,立案处罚的决定。
5月20日上午9时许,市卫监所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在地处城郊接合部的经济开发区莲塘村设摊针灸。接报后,卫监所迅速组织执法人员来到现场,但摆摊人并未出现。经打问,执法人员在下午4时再次前往该村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扯着“华佗再世”旗号的安徽人宋某某正在非法行医,遂对其进行了取缔,并没收了电针治疗仪、拔火罐筒等物。
这样开展的执法行动是很多的,如7月30日卫监所参加了全市的打击非法行医联合行动,对曾经被取缔的黑诊所进行了一次突击检查,让非法行医在我市无立足之地。
与此同时,公共场所的分类整治也初显成效。结合2014年全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重点工作,在5至6月对全市近900个公共场所进行摸排、分类打分的基础上,市卫监所从7月份起对已梳理出的需要整治的公共场所开始进行集中整治,重点对“五小行业”——小足浴场所、小旅馆、小美容美发店、小浴室、小歌舞厅进行检查和整改。至目前,建城区的公共场所分类整治已全面展开,在为期20余天的整治过程中,10家场所被立案处罚,26家场所被邀请整改……
一站式的服务
“宁可自己麻烦百次,不让群众麻烦一次。”这是市卫监所喊出的一句响亮口号。
在市行政审批中心卫生窗口,记者了解到这样两件“小事”——
6月12日,黄泽镇南雅理发店因店主许运柳生病住院,无法前来上门办证,市卫监所卫生窗口科长钱巍、卫生监督员曹翠湘等即专程送证上门,在店内为许委托人办理完善卫生许可证的相关手续,店主出院后专程上门前来道谢。
6月9日,谷来镇发如剪理发店因地处僻远山区,店主上门前来办证不便,卫生窗口钱巍、曹翠湘等专程送证上门服务,在其店内现场办理完善卫生许可证相关手续,解决了山区群众办证不便的难题。
就这样,为优化窗口现场服务,卫监所在市行政审批中心设置的工作人员由2人增加到4人的基础上,从4月份起建立了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承诺办结时间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现在的3个工作日;同时推出了两大特色服务,对边远山区乡镇出行不便的群众开展上门送证服务,对大中型场所办证前审查提前介入服务,及早提出整改意见,使申请人少走弯路。从市行政审批中心日前发布的两份绩效管理通报上得知,今年3—4月、5—6月卫监所卫生窗口皆被评为优胜窗口,其中1人被评为优胜个人。
由于卫监所人员少,任务重,人均担负着180个单位的监督任务,如果没有团结协作的精神,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务。为此,全所人员奉行分工不分家、干事靠大家的理念,平时各司其职,一有紧急任务时,即全力以赴。
为优化服务,卫监所还开展了监督员与企业的牵手行动,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如7月19日正值周六,市卫监所接到新明针织印染有限公司来电:根据卫生局下发的《卫生监督意见书》,企业到底应如何整治,具体内容、细节怎样尚不清楚。接电后,卫监所有关科室人员即放弃休息,上门指导。另如,监督员还经常前往有关企业对车间主任、普通职工进行现场培训。
在采访中了解到,有时,连前来办理的群众都感到惊讶:我们前脚刚在窗口申请好,你们后脚就赶到现场审查了,当天可以领证的感觉真好!有一家企业经现场审查合格后已到下班时间了,因为他必须在当天领到证件,所以现场组立即通知窗口延迟下班,等待这家企业负责人到办证中心为他办好有关证件……像这类贴心的服务获得了前来办证群众的一致好评。
“市卫监所近年来的文明执法和便民服务赢得了民心,我们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打造一个‘规范、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机关。”市卫监所所长潘明钧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