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上哲学研究之路
邢贲思,1930年1月12日生于杭州,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人。原名是父亲起的,名叫邢承墉。刚参加革命时,他感觉承墉这个名字中的承字是家族的辈分,带有封建色彩,于是想给自己改个名字。正好这时他读《诗经》,读到《白驹》中有“贲(bì必)然来思”的句子。但当时并不知“贲”的读音是(bì必)而以为读“bēn奔”,就改名为邢贲思。其实“贲”字有四个读音①bì(必)、②bēn(奔)、③fèn(奋)、④fén坟。有一次他出国办护照,拼字里打不出“贲” ( fèn奋),只好拼成“贲”(bēn奔)。在中央党校,多数人则称他为邢贲( fèn奋)思。他历任中共中央俄专、北京俄语学院教师,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学术秘书,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1982年任哲学所所长。中国社科院院务委员和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哲学研究》主编。1988年7月至1999年底任中共中央党校任副校长,1994年4月至1998年10月兼任《求是》杂志社总编辑。1999年任中央党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中国期刊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第一届理事,中苏友协理事,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首任院长。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
邢贲思是在1949年5月参加学生运动。1949年7月,参加“北上外文大队”,来到北京。当时,正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夜,急需外交人才。所谓“北上外文大队”,是当时从上海、南京等南方城市,抽调一批外语基础尚可的学生,到北京外国语学校进行培训。邢贲思原本是在教会学校学习,所以外语基础不错。他学过英语,后来学过法语、日语。于是,他被选中,进入“北上外文大队”。
也就是说,当年的他,是作为未来的外交官加以培养的。到了北京后,先是进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改造思想”三个月,然后进入北京外国语学校(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前身),学习俄语——因为当时最需要的是派往苏联工作的外交干部。1950年,邢贲思加入中国共产党。邢贲思在这所学校学习了将近三年,1952年即将毕业时,却在一个夜晚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那时,这所学校的马列主义教研室缺少教员,而邢贲思“贲然其思”,思想活跃,平日喜欢在上理论课时发言,竟被马列主义教研室看中。于是,在一个夜晚,组织上找邢贲思谈话,要送他进入马列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前身)学习,培养他为一名哲学课教师。
那时的青年人,视服从组织需要为天职。邢贲思服从了组织上的意见。已经学了四门外语的他,另打锣鼓新开张,进入马列学院学习哲学。从此,这位未来的外交家,一下子变成了未来的哲学家!于是,邢贲思成了中共中央俄专哲学教员,北京俄语学院哲学教员。
1956年,毛泽东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中国招考第一批副博士。“半路出家”的邢贲思,去报考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副博士研究生,居然考上了!这充分显示,邢贲思这盏灯,点到哪里都能放光明。
从此,邢贲思进入中国哲学的研究中心。当时的哲学所,可以说集中了一批当代最著名的哲学家,其中如潘梓年、冯友兰、金岳霖、贺麟、杨一之等,还有多位兼任研究员,如艾思奇、任继愈、张岱年等。虽说到了1958年中国又取消了原定的副博士制度,邢贲思转为助理研究员,但是他毕竟成了中国哲学的后起之秀。
在北京中国哲学研究所那幢灰色的大楼里,邢贲思把青春最宝贵的时光花费在哲学的思索上,天天“贲然其思”。到了1978年,四十八岁的邢贲思,已经是中国哲学研究所的研究员——这时,他当年的同学,许多人已经成为驻外大使。
邢贲思在哲学领域的研究十分宽广,他对欧洲哲学史上的人道主义有较深的研究,对费尔巴哈和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人本主义有过精辟的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他又撰写了大量关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文章,特别是撰写了大量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文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形成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和《求是》总编辑期间,他先后四次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讲课,并先后参与了十五大报告、十五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的文件起草工作。
自从事哲学研究工作以来,他先后出版了《欧洲哲学史上的人道主义》、《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和启蒙》、《哲学与时代》、《在思想战线上》、《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等著作。1998年出版了150多万字的四卷本《邢贲思文集》,2002年出版了近40万字的《邢贲思自选集》。1999年底,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创刊不久,便向邢贲思约稿并为他开设了一个随笔专栏,于是,他便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加以整理,一口气写了100多篇哲学随笔,以至于报社发表的速度竟然赶不上他写的速度。他的这个随笔专栏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因此有关出版社就将这些文章汇集成册,出版了《哲人之路》这部不可多得的通俗哲学理论读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