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生机和活力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沈湘泉 2014年09月10日16:31:33 

 

  二、中华民族具有巨大的融合力和凝聚力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广阔的领土上出现过的古代民族,比之现在的民族可能更多。这些民族在长达四千年的历史中,相互间不断融合,最后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具有极大凝聚力的中华民族。这种民族融合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五个时期:

  (一)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是黄河流域有所谓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与华夏族杂居。到战国时期,这些民族大体上都与华夏族融合,形成一个更大的华夏族了。到了汉朝,华夏族发展成为汉族。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 东汉以后,原来居住在我国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的匈奴、羯、氐、羌、鲜卑、乌桓等族迁到内地或边境上;西南地区还有西南夷。西晋灭亡后,内迁到黄河流域的匈奴、羯、氐、羌、鲜卑(历史上称作五胡)相继建立政权,互相混战。到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到隋朝统一中国时,黄河流域终于完成了民族大融合。例如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鲜卑族(北朝),也和汉族融合在一起了。隋文帝的皇后(隋炀帝的生母)和唐太宗的祖母都是鲜卑族独孤信的女儿,和北周明帝的皇后是姐妹。唐太宗的母亲窦太后和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也都是鲜卑人。隋和唐初很多文武大臣都是鲜卑人。这时已分不清鲜卑人和汉人,它们已完全合为一体了。

  (三)唐朝 唐朝时又有一次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唐朝的疆域曾经到达咸海,在中亚一带设立了许多羁縻州。唐政府对来自羁縻州的各族人民,都看作是唐朝人,可以自由出入内地,从事各种职业不受限制。塞外各族人可以自由迁居内地。唐朝先后击溃东西突厥后,对突厥族也采取了鼓励归附和内迁的政策,对归附的上层更给以优厚的待遇。当时突厥首领被任为五品以上官员的“殆与朝士相伴”;被封为将军、郎将者五百余人。入居塞内和河北的突厥人民,由于长期和汉族人民保持密切联系,久而久之,也就互相融合在一起了。除了突厥人外,回纥人、西域各族人内迁的也很多。在安史之乱后,保护唐朝中央政权的很多并非汉族人,如有名的大将军李光弼就是契丹人。突厥中的一支沙陀兵,曾被唐朝廷用来镇压黄巢起义。五代时,沙陀人先后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三个小朝代,最后也都同汉族融合在一起了。

  (四)辽、宋、夏、金、元时期 两宋时,我国北方出现过由契丹、党项、女真人建立的辽、夏、金等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宋与辽、夏、金虽然长期进行着激烈的政治和军事的对抗。但彼此间又不能不建立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日益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契丹人、女真人在入居中原后,迅速接受汉文化的影响,在加速封建化的过程中,逐渐同汉族互相融合起来。到元朝时,在黄河流域的契丹族、女真族同汉族已差别不大,被元朝政府统称为“汉人”了。另外,唐宋以来(特别是十三世纪后)定居在我国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称为“回回人”,他们同汉、蒙古、维吾尔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到元朝时已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了。

  (五)明清时期 元朝崩溃后,大量的蒙古人和色目人留居中原广大地区。他们长期和汉人一起从事各项工作和劳动,互通婚姻,逐渐同汉族融合了。清朝时,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之间的融合,加强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作为统治民族的满族,在入关之后散居全国各地。尽管清朝前期的最高统治者想极力防止满人汉化,但是,为了巩固满洲贵族对汉族人民的统治,他们又不能不努力学习汉文化,而顺应了满、汉与其他各族人民的融合。

  以上史实说明了中华民族是具有巨大融合力和凝聚力的民族。“汉族之所以成为一个巨大的民族,是由于几千年来不断吸收附近各民族的缘故”(范文澜语)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