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三块古门牌的解读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尹芙生 2014年09月10日16:31:33 

 

  “万石”乡名的由来

  带“万石乡”字样的门牌号

  “万石”之名源于罗松乡(1911年前石璜镇的古称,地域基本相同)乡主庙的乡主石奋。据《史记》卷103,石璜《素风堂王氏宗谱》中的《乡主庙真计簿实录》等文载,石奋的先人为战国时赵人,15岁时随汉高祖征项羽,文帝时任太子太傅,享年俸二千石;有名建、庆等四个儿子,都任过年俸二千石的官员。汉景帝因石奋父子五人态度恭敬、言语谨慎、行动敏捷,都官至“二千石”,人臣的尊贵集中在他一家,就赐石奋号为“万石君”。万石君在汉武帝元朔五年去世,享年97岁。早在北宋时期,北方就建有多处万石君庙。南宋时,罗松乡断金里人朱九成流役山东青州,“栖息无处寓居”,在当地的万石君庙得到善待。朱九成深感其庙灵其德高,“还愿归家而供奉”。回乡不久,遇到村边的茭湖被一场洪水的“走沙飞石”所“壅为基址”。后经其数年的募缘,于宋理宗宝祐元年(1253)建成了罗松乡主庙——万石君庙,并撰文《造庙缘序》。乾隆二十四年(1759),素风堂王氏族人和松溪沈氏族人同修乡主庙时,“更换栋梁倏而检出真计簿实录一本,始知建庙之缘由”。到同治七年(戊辰年,1868)第七次重修乡主庙竣工,安徽五河县令张德瑜(石璜镇寺根村人,举人)撰文《重修罗松乡主庙碑》。该碑记说:“吾乡沈村之傍,有汉万石君庙,每年九月廿三,酬神演戏,观者如堵”,“予慨然曰:汉万石君之德行人也,其一生孝谨,虽齐鲁诸儒皆自以为不及,吾乡之奉为乡主,而馨香祷祝之也,宜哉!”“不惟能修万石君之庙,并欲修万石君之德,……则万石君之庙必有修之而不朽者矣!”

  1934年,石璜素风堂王氏族人和沈村沈氏族人又合作扩建乡主庙的地藏殿,由王亦灿经手负责。地藏殿是由二班东阳师傅在竞比中完成的,其塑像有艺术性,判官、无常、阎王、恶人成鬼受罚的造型逼真,被誉为嵊县出西门的第一乡主庙。解放后,万石君庙冷落,最后一个庙祝宋松舟在土改时回罗松村务农,庙的大殿及庙前空基于1958年建成石璜初级中学,1984年变为嵊县工艺美术学校,2007年后成为石璜镇中心小学的校区。至于地藏殿,1951年被毁后,成为沈村集体用房。2010年,沈村村委会和沈庆道等人出资重建了地藏殿。殿中石柱上的柱对仍按原来字样:1、为人果有良心何必烧香点烛,作事若无天理难免铁索钢刀;2、善报恶报迟报速报终须有报,天知地知子知我知谁谓无知。这两则柱对没有迷信的成分,而以通俗明白词语说出了儒释道相结合的中华文化的价值观,至今不少石璜的八十老人仍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可见万石君所宣扬的思想在我地影响之深。据此,笔者认为当时拟将辅仁乡石璜村以南的村庄改称作万石乡之初衷,确有使万石君之德不朽的意思。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