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是这样练成的
张锦隆是崇仁镇廿八都村人,生活环境宽松。开石头战、爬山、游泳、摔跟头,在几乎放任自由的年月里,张锦隆练就了一身好筋骨。而一直做茶叶生意的父亲也让张锦隆树立了从小要当老板的目标。
1994年,18岁的张锦隆应征入伍,当了一名光荣的战士。新兵训练8个月后,凭着一身硬铮铮的骨头,他被留下来当了助教。也就在那时,他接触了一个崭新的名字——健身。
每逢节假日,张锦隆就去健身房训练,一训练就是一整天,他在那些钢质的器械里,享受到了无限的乐趣。
1998年,张锦隆退伍。因为看到很多老乡在北京做小笼包,他也投入了所有积蓄,开了一家包子店,结果3个月后,他心灰意冷地关了店门。生意入不敷出,难以为继,除了关门,张锦隆别无选择。
从北京回到嵊州,张锦隆投靠了开酒吧的妹妹。空下来时,他就去当时的“天虹健身”健身。以他当时的窘境,他实在是不该去健身房消费的。但人一旦对某样事物发生了兴趣,可不管什么合适不合适的。
这样的时光过了几年,一直到2003年。这年张锦隆看到嵊州泰仕堡在招收服务员,立即就奔了过去。
传奇就是从那时开始书写的。当张锦隆站在老板面前,想要那份服务员的工作时,老板却不肯收他当服务员,老板让他当教练。
“教练,你这么棒的身体素质,你一定要当教练。”老板拍拍他硬墩墩的肩头说。
就这样,张锦隆这块材料被派作了教练的用场。可是,教练不是那么好当的。有一回一个学员向张锦隆请教“啥叫肱二头肌,肱二头肌是怎样练成的”的问题时,张锦隆被问得脸红心跳。天,谁知道啥叫肱二头肌?谁知道那玩意儿是怎么练成的?
于是,张锦隆赶紧找个“上洗手间”的借口,赶紧躲到角落头去,查阅资料,然后再回来现炒现卖。
“就算不懂我也得装懂,不然叫学员如何看待我。”张锦隆说,那时,为了应付学员千奇百怪的问题,他常常把《健身初级入门》《健与美》这些书册放在隐秘的角落里,以便临时救他的急。
这样一段时间过来,他竟然也提升了不少。一年后,张锦隆这个名字就在圈子里小有名气,大家都叫他“张教练”。后来因为他训练特别严格,学员又送他“魔鬼教练”的称号。
当教练的日子,张锦隆志得意满,他去过桐庐、天台等地的健身房挑战过,结果是每战必胜,挣足了嵊州人的面子。只是张锦隆从小就想当老板,他一直渴望自己创业。
当教练不是创业,而是谋生;创业就是自己办一家大型的健身房。张锦隆固执地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