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草鱼,至少活了32年,跟着主人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足迹,实属罕见。日前,记者在通源乡白雁坑村村民惠亚莲家后门的水圳里,看到了这条草鱼。
这条草鱼长70多厘米,重约7.5公斤。体形略呈圆筒形,尾部侧扁,体色灰黑,围观者无不称奇。据惠亚莲介绍,这条鱼购于1982年春节前夕,当时,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为了“年年有余”,她特地去石璜农贸市场买了一条一公斤多重的草鱼,暂养在家后门的水圳里。后来看这鱼力大生猛,她便舍不得宰杀了。
据资料考证,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如果不考虑自然因素和人为捕捞的影响,一般只能活7至8年。这条活了至少32年的草鱼一时成为村民议论的话题,据说,有一天晚上,这鱼被人悄悄捞走,并刮去了鱼鳞,但不知何故,第二天凌晨又被放回。
同饮一圳水,在该水源的下游,67岁的村民金立福也养有一条22年的草鱼。据金立福分析,鱼儿能如此长寿,源于通源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优良的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