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人员近30人
前几年,《盗墓笔记》和《鬼吹灯》两本盗墓小说风行一时,同时,什么摸金校尉、洛阳铲等盗墓专业术语也让人津津乐道。
悄无声息地,我市也发生了史上最大盗墓案——全市75座古墓被盗,涉案人员近30人。由我市这起盗墓案延伸,整个绍兴市抓捕涉案人员124人,破获大大小小盗墓案144起,扣押文物1335件。
75座古墓被盗 查案困难重重
去年4月初的一天早晨,65岁的忠铨村小山自然村文保员施樟荣正往村外的缸窑山汉唐古墓葬群走去。自村边的缸窑山上发现汉唐古墓葬群后,他被文保单位聘为文保员,有空就会去古墓葬群走走看看。谁知他刚走到村口,一个村民就跑过来对他说:“我看到古墓那边有人打了洞,古墓可能被盗了。”
施樟荣赶紧跑到现场,发现古墓群确实被人打了2个深达几米的洞,一些墓砖被胡乱扔了一地。施樟荣连忙报案。
民警和文保干部发现,现场非常凌乱,到处是脚印,文物被盗情况却无法知晓。
据了解,缸窑山墓葬为一批汉、唐代古墓,位于城南新区(三江街道)小山自然村,有汉唐墓葬多座,1988年6月公布为我市文保单位。1985年,曾清理出东吴天纪二年墓1座,出土青瓷双系罐、钵、碗、银圈及五铢钱等9件,并从附近村民中征集回唐代铜镜一面。2003年,配合甬金高速公路建设,相关部门对缸窑山墓葬群局部考古发掘,清理出六朝墓16座,出土青瓷双系罐、盘口壶、碗、碟、五铢钱等文物。
在这之前,我市文保部门也曾发现一些古墓有被盗痕迹。按照公安部门的数据,共有75座古墓被盗。但由于这些古墓远离村子,留下的线索很少,民警查案非常困难。
寻找蛛丝马迹 专案组挖出盗墓团伙
面对猖獗的盗墓活动,我市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深入调查,决心将这些活动在夜幕底下的“摸金校尉”抓捕归案。
盗墓者隐藏很深,摸排困难重重。民警决定从市场上销售的古董着手,取得案件的突破口。
“古董知识实在太冷门,像我们这样整天与案子打交道的人,根本不了解古董。”刑大副大队长王冬安告诉记者,为学习古董知识,以便与古董商打上交道,大家专门向文管处的专家咨询,并找来有关书籍学习。
多次到古董市场调查了解后,到去年年底,案件终于有了一些眉目。随着调查的深入,民警发现涉案人员越来越多。
刚开始,公安机关最先掌握的是以谢某为首的一个盗墓团伙,随后,石璜方向又一个盗墓团伙浮出水面。接着,线索又指向了本市外越城、柯桥、上虞的盗墓团伙与古董商。
今年年初案情上报,绍兴市公安局马上成立了由越城、柯桥、上虞、嵊州四地组成的联合专案组,并将此案命名为“4.08专案”。
7月22日凌晨,专案组收网,102个犯罪嫌疑人落网,除少量人员外逃外,全绍兴市盗墓团伙和销赃人员大部分被抓获。
盗墓者知识丰富 通过嵊州志查找古墓
据了解,以谢某为首的盗墓团伙,平时活动在市区及甘霖、长乐一带,在2012年至2014年的2年多时间,作案达50余起。
谢某平时对古董比较感兴趣,之前也有盗墓活动,但收获不大。2012年七八月,象鼻山东南坡修路,露出一些古墓砖,谢某听说后,伙同王某、张某等准备了盗墓工具,将该古墓挖掘,盗得一面青铜镜(该青铜镜目前还在追查中),销售获利12000元,每人分得2000元。经鉴定,该古墓为汉代古墓。
尝到甜头后,谢某团伙盗墓更加频繁。为查找古墓葬群,谢某等人专门找来嵊州志,研究哪些地方有古墓,同时买来探针、探棒、铁锹、洛阳铲等专用工具,利用工具先对土层进行探测,通过对土质的分析确定有无古墓,若有,就用铁锹、铲子挖掘,然后将盗得的文物销给文物贩子。
“对村边的古墓,这个团伙就趁夜深人静时偷偷盗挖,而对山里的古墓,他们就大白天明目张胆去盗挖,发现大的或深的古墓,就连续挖上好几天。”民警告诉记者。
文物做工精美 考古研究价值高
民警物证室里,摆放着上百件文物。其中一个北宋年间的粉盒,做工精美,为挑刺艾青。文物专家说,这个粉盒为皇族人员专用。另一件文物是一面青铜镜,专家推测,这面青铜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产品,距今已有1400~1800年历史,镜面光可鉴人,镜子背面是精美的花纹、人物、车马,栩栩如生,可以想见当时青铜工艺技术之精湛。另外,还有晋朝青釉堆塑罐、宋元通年间的陶罐等。部分文物具有较高的考古与史学研究价值。
目前,此案20个涉案人已被移送起诉,公安机关还对漏网人员开展追逃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