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嶀浦?上虞东山?谢灵运故居始宁墅到底在哪?
我市地方文化学者金向银花了30年时间,踏遍《山居赋》中自注的每一个地方进行实证最近研读唐诗又发现,唐朝以前的始宁墅便指今天三界镇嶀浦、车骑山一带
山水诗鼻祖、南朝诗人谢灵运的故居始宁墅到底在嵊州嶀浦、车骑山一带,还是上虞东山一带?自南宋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及至后来,上虞东山说逐渐占了上风。但对谢灵运及其《山居赋》研究了30年的我市地方文化学者金向银提出了异议,认为《山居赋》中描述的地形地貌在嶀浦附近都能找到。最近他又从比南宋更早的唐诗入手,进行认真研读、分析,发现唐诗提及的始宁墅就在今天三界镇嶀浦、车骑山一带。
上虞东山说始于南宋后
“谢灵运的始宁墅,在今我市的嶀浦、车骑山一带,这在他的《山居赋》以及郦道元《水经注》中交代得很明白,唐朝以前的诗文也是笃定无疑,并无议论。”30年来,金向银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并多次实地考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说,谢灵运故居在上虞东山说,开始于南宋。
“南宋以后,一些北方士大夫避乱会稽,游上虞曹娥江中游的谢安的东山,逐渐把始宁墅与东山混淆。”
据他考证,至少有两个人以及他们的游记文章将始宁墅牵混于东山,一个是王铚的《游东山记》,另一是孙枝的《东山考》,两人的文章都是游上虞上浦东山时所记。“由于王、孙是南宋江左名士,后人就相信他们的话,从此始宁墅与谢安东山遂合而为一。”金向银说,虽然明朝黄宗羲以及今人顾绍柏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但一直以来谢灵运故居在东山说反而成了主流,甚至有人要推翻历史文献,说《水经注》的作者没有到过江南,不足为凭。
唐诗中的谢灵运故居都在嶀浦
“其实在唐朝以前的诗文中,涉及到谢灵运的始宁墅,都是指我市三界镇的嶀浦和车骑山一带,并非上虞东山。”最近,金向银重点研读了一些唐朝诗人的文章,并撰写了《唐诗中的谢灵运故居》一文,这些诗人包括李白、白居易、张籍、陆羽等。
张籍的《送越客》中,有“……春云剡溪口……谢家曾住处”的诗句,这里说得很明白,始宁墅在剡溪口。白居易的《泛春池》中有这样一句:白蘋湘渚曲,绿筱剡溪口。“绿筱”便是始宁墅,这在其另一首《过始宁墅》中“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莲”便可以看出白居易以绿筱代替始宁墅。以此他认为始宁墅就在剡溪口。
“而剡溪口就是今天的嶀浦,在南朝陈顾野王的《舆地志》讲得很明白:自上虞七十里至溪口,从溪口溯上数十里……以至剡也。曹娥江自上虞县至剡溪口七十里,标距非常准确。唐朝茶圣陆羽对此也有提及,他的《赴剡溪暮发曹江》一诗中,点出了同一条河流两个不同的名称,在上虞境内叫曹娥江,其上游在剡县(今嵊州市和新昌县),则称剡溪。”金向银说。
另一位大诗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众所皆知,也是留下的众多剡溪诗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中提到谢灵运故居的便是“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这几句,“至剡溪”就是到谢灵运的始宁墅。
金向银说,李白数次游剡,当他溯曹娥江时,亦曾多次游览谢安东山,诗曰“尝闻谢安石,携妓东山门”,“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等,很明显,在他的笔下,谢安东山和谢灵运始宁墅绝非一处。“南朝至唐才三四百年,辉煌一时的始宁墅遗迹尚存,故而不被混淆。”金向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