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签约服务 设立首席医生
让慢性病人看病既实惠又方便
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统指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慢性病已成为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如何预防慢性病?得了慢性病以后,如何吃药治疗使慢性病不再发展?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实施慢病首席医生制度,进行签约服务等,加强对村民居民慢性病人管理,使慢性病人看病既实惠又方便。
签约服务:让医生全盘掌握辖区内慢病病人健康状况
12月10日,在市区走亲戚的老张接到村里人的通知,说要与当地卫生院的医生签一份协议,以便使卫生院的医生能及时掌握村民健康状况的动态,让老张赶快回家去签。老张是鹿山街道人,今年60多岁,前几年查出了糖尿病,这几年一直在卫生院检查,血糖控制得很好。
接到村里人的电话后,老张立即往家里赶,到村办公室后,与卫生院签好了协议。“签约之后,门诊报销提高了100元,还能让卫生院的医生及时了解我的情况,我们的健康更有保障,何乐而不为呢?”老张说。
今年下半年来,我市以逐步建立“守门人”制度为目标,制订配套政策。以供需双方签约主动性、社区首诊分级诊疗为引导,我市把签约服务列入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明确了签约服务的医保报销、财政补助和服务收费政策。
在医保报销上,从2015年起签约居民基层门诊报销比例为40%,年报销限额700元,分别比非签约居民提高5个百分点和100元;经基层首诊转诊至市级医院的门诊可报销15%。服务收费上,在签约对象知情选择下,对提供家庭保健特需服务的,收费100元。
同时,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完善服务模式。在原“以家庭为单位签约、突出重点人群服务”“五规范、五主动”“积分制优惠服务”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签约方式和服务模式,强化团队服务、市乡村协作和双向转诊。一是完善签约方式。将原来以家庭为单位签约调整为与居民个人“一对一”签约,使签约服务与医保政策相衔接;二是充实服务内容。根据服务对象需求和基层服务能力,推出了免费服务的爱心包和超值服务的尊享包两个签约服务包供居民选择,更好地满足签约居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