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纪念馆园
三界镇革命烈士墓
1949年5月19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61师183团,从绍兴越南区出发,经蒋镇、双江溪进入三界任家弄后,兵分3路对驻守三界镇的国民党军队形成包围。20日凌晨起,解放军不断发起进攻,战斗至11时,解放军霍连长率领全连战士向青山暗堡里的守敌发起攻击,不料守敌假降,霍连长等16名战士强行冲上青山,导致壮烈牺牲。这激起指战员的无比愤怒,他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不顾敌军火力,炸毁敌军暗堡,全歼了牛头山、青山上守敌。
1963年,为纪念1949年5月20日解放三界时壮烈牺牲的霍连长等16名战士, 16名烈士遗骸被迁到三界镇文学路,修建了烈士墓。但因规模太小,群众反映较大,2000年1月18日,三界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青山烈士墓从原址搬迁到青山公园(1949年青山战役主战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同,并于8月31日动工搬迁,9月18日总投资16万元、占地300平方米的烈士墓及石雕落成,并改称为青山公墓。
青山公墓位于三界镇青山公园内,是嵊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济渡革命烈士墓
全国大陆解放前夕,国民党军残渣余孽匿迹山隅为寇,危患嵊新奉鄞地区。匪首竺洪挺率千余匪众盘踞炉峰乡一带,1949年夏,我驻嵊大军在民兵配合下进山剿匪,在此激战中梁泰等45位同志牺牲。
济渡革命烈士墓位于嵊州市金庭镇济渡村济渡自然村村北,背倚香炉峰,坐东朝西偏南20度,1953年12月,由嵊县人民政府拨款初建,1967年4月重建。2008年3月,金庭镇政府又拨款扩建了烈士墓祭坛,以纪念1949年夏在嵊县剿匪战斗中牺牲的45名英烈。
济渡烈士墓呈椭圆形,圆形封土堆,墓面阔3.55米,立六柱青石墓碑,正中镌刻“革命烈士墓”,朱漆五字,南侧墓碑铭刻烈士事迹,墓前设平台,南北宽4.45米,东西深4.75米,台下施七级台阶,每级条石框边,内填大块卵石,下接小广场,隔公路,前眺五姥峰。墓前植梓、松、冬青已成林。
济渡革命烈士墓是嵊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嵊州市党史陈列馆
(见《嵊州春秋》2009年第2期)
嵊州市烈士陵园
(见《嵊州春秋》2009年第2期)
长乐烈士陵园
长乐烈士陵园位于开元毛家桥头,原名开元烈士陵园,墓葬革命烈士10名。1992年,剡源乡并入开元镇,又增加原剡源乡的15名烈士。2006年,开元镇并入长乐镇,更名长乐烈士陵园,将全镇烈士集中于此,合计墓葬烈士71名。烈士墓呈扇形,坐北朝南,中间墓碑最高,上镌红五星和红色“革命烈士墓”,左右两边各列9块墓碑,墓碑上分别镌刻着71名烈士的姓名。墓地四周用围墙砌成,围墙内绿树成荫,庄严肃穆。
长乐烈士陵园是嵊州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
民国26年(1937)7月抗日战争爆发,全国各地爱国志士掀起抗日热潮,长乐镇也组织了抗日动员委员会。民国28年(1939年),为了纪念因抗日而壮烈牺牲的勇士们,决定筹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由长乐镇抗日动员委员会副主任钱高楣具体负责,著名高级工程师钱高占设计碑形,聘请清波中学语文教师张兰春(曾因书写汉隶曹全碑而闻名于当时首都南京)题书,雅璜石工进元师傅镌刻碑文。碑高5.1米,分碑座、碑身、碑顶三部分。碑身呈三角形,碑顶雕军官一人,肩背公文包,腰结皮带,直立顶端,手执望远镜,目视前方,英姿简朴。碑身上刻国民党党徽,下刻“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9个大字。碑座刻“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一月谷旦,嵊县长乐镇抗日动员委员会敬立”字样。置碑于嵊长、东(阳)长公路之交接口。民国31年(1942)5月18日(农历四月初四),日军进犯长乐,开枪打断纪念碑军人雕像。1958年“大跃进”期间,利用越剧名伶筱丹桂墓地围墙砖头,在纪念碑四周砌垒成一个灯塔,纪念碑被包在其中。1990年7月18日凌晨,灯塔被过路货车撞倒,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重见天日,但碑身已被撞断。同年12月12日,长乐镇政府将残碑移至长乐文化宫内,并将断碑接补好。
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长乐镇镇东车路边。1991年8月15日,长乐镇政府于原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附近,辟出160平方米土地,新建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分碑基、碑座、碑身三部分。碑形类似原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高13.5米,安置在12级台阶的基座上。碑身上的“革命烈士纪念碑”7个大字,系邢子陶手迹。碑座上“长乐镇”3字,为刘文西书写。
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是嵊州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吕淼钦执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