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嵊州小水电建设综述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任樟祥 2014年12月17日16:29:57 

  嵊州地处浙江东部,曹娥江中上游。这里群山环抱,溪涧密布,水力资源丰富。据1978年普查,全县水力理论蕴藏量为59479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约5万千瓦。民国时期,嵊县无水电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小水电建设开始逐步发展。由于地理、水系等因素,嵊州水电建设以“小”闻名于全省和全国,乃至成为国外水电官员和专家考察、实习的重要基地。

  嵊州小水电建设,经历了从初创时自建、自管、自用的低水头迳流电站;发展到水库坝下电站并网运行;其后小流域小水电梯级开发使小水电建设进入高潮;80年代后挖潜、改造、补点;90年代末开始的小水电更新重建共5个阶段,走过了漫长的60多年。

 
1957年11月建成的太白水电站外景

  1951年5月,长乐区石砩乡石砩村水力碾米厂自制戽斗式水轮机发电,供厂内照明,此为嵊州水力发电之始。1957年2月和11月,太平乡太白和黄泽镇前良水电站建成,为全县农村兴办微型水力发电站开了先河。随着农村互助合作高潮和公社化运动的掀起,全县开展了全民大办水力、水电站运动。1958年,县委、县政府提出“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土洋结合”的办电方针,一批引水式、低水头的微型水电站在各地兴建。

  1960年6月,全省小水电建设现场会在嵊县召开,嵊县依靠群众、土法上马的办电经验,很快在全省推广。同年10月。全县第一座水库电站——前岩水库电站建成,此后水库电站迅速发展,也推进了农村电气化的进程。1963年9月,根据县委指示,在坂头水电站输电线路沿线,选定石璜公社楼家等生产大队为试点,实施灌溉、加工和照明的电气化建设。

  1964年冬至1965年春,县水利水电局对全县农村小型水电站进行了全面清查,在此基础上于1966年至1967年分批开展整顿工作;对其中30多处水电站实施水工、机电、仪表设备和输电线路的技术改造。期间,南山水库电站动工兴建,并于1968年2月通过省水利电力厅验收。1968年10月,全省第一条35千伏“两线一地制”电力线路在嵊县建成,嵊县地方电网纳入华东大电网系统,大部分水电站并网运行。

  1968年年初,为克服山区供电建设资金和物资匮缺等困难,在省机械科学研究所、水利部农电局科委等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始在嵊县进行单相供电试验。1969年11月上旬,省革委会委托省电管局主持在嵊县召开全省单相供电现场会。会后,全省单相供电协作组在嵊县扩大试验基地。至1970年6月,嵊县里东区单相供电网建成,单相供电线路长达480公里。同年9月,全省推广单相供电现场会在嵊县召开,嵊县单相供电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开,“一根电线闹革命”的创新精神,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称赞。试点期间,全国有12个省市多批代表到嵊县参观学习。

  20世纪70年代,是嵊县农村小水电发展的鼎盛时期。国家在资金、技术、原材料等方面,给予补助和扶持,使小水电得到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全县建成水库坝后式电站19座。同时以水库为龙头,通过“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实现小流域梯级开发。特别是以坂头水库为龙头,以镇基山、平天荡为骨干电站的三溪江小流域的梯级开发,成为外国考察团和亚太地区小水电培训班学员参观实习的基地。至1976年,全县共建成小型水电站187座,总装机容量突破一万千瓦。1977年至1979年3年间,又新建水电站30处,装机增加一倍,达到20322千瓦,跃居全省前列。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