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健康在线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嵊州网视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 图片中心 >> 嵊州图闻
高龙村特色“小红毛”招徕八方客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陈君贤 2015年01月12日10:07:16 

在山靠山种花生  咬定发展不放松

精心包装  准备销售

  双休日,金庭镇高龙村泗古坪自然村,“小红毛”花生种植和贩销大户单良焕家里,4个来自市区的客户正在采购50多箱“小红毛”花生。“高龙村土质好,花生颗粒壮,甜滋滋,香喷喷,非常好吃,我到这里买花生已有10个年头了。”客户李先生一边向车里安放着花生,一边开心地说。

  高龙村有龙王庙、新联、新峰、泗古坪、火耙湾5个自然村,669户1817人口,分布在海拔500多米的高山上。这里山多、地多,土地资源十分丰富,黄泥土壤略带沙性,非常适合种植“小红毛”花生。村民历来有在房前屋后种植“小红毛”花生的传统,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村民们开始大规模种植。如此发展下来,以“小红毛”花生为特色的高龙村“庭院经济”在市内外有了一定知名度,一些省市领导也前来调研考察。

  网友在单良焕家的墙壁上看到有三幅放大的照片,非常引人注目。单良焕介绍,那是2001年1月9日至10日,时任副省长的鲁松庭专门来到泗古坪视察,还与村民座谈,指导他们因地制宜扩大山区经济。自此后,高龙村民发展种植业的劲头更足了。村支书单香云介绍,凡是在家务农的村民都会种花生,多的有10来亩,全村每年种植量基本保持在800亩左右,产量10多万公斤。

  “酒香不怕巷子深”,花生销路问题,村民也从不担心。高龙村离市区有25公里,但每到“小红毛”花生上市季节,来自本地以及宁波、杭州、上海等地的客户就纷至沓来。像单良焕一家,这些天来,一家三人既要炒制包装,又要接待前来采购的客户,每天忙得团团转。

  为扩大生产,打响品牌,这些年来,单良焕添置了一条花生炒制生产线,专门印制了精美的纸箱,实行包装销售。同时,他还办起了农家乐,为前来采购花生的客户提供游、吃、住一条龙服务。

  网友还了解到,由于去年“小红毛”花生产量过剩,导致价格下跌,价贱伤农,其他一些地方的许多农户不种了,但在高龙一带,村民未受影响照常种植,面积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有增加。令人欣喜的是,今年,高龙村的花生价格节节攀升,现已涨到每公斤40来元,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农户单项收入多的一年有3-5万元,一般也有3000-5000元。

  如今,在高龙村,像单良焕这样不仅种植还贩销的职业农民不断涌现,他们在山靠山,创业致富。

编辑:何东铭
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文化生活
我市新增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冬天吃这三种根菜、两种水果最养生
若无娇嫩双唇 口红再多又有何用?
羽绒服不再遭受人们的嫌弃了 为什么?
东风本田“机油门”激怒车主
宝马8系旗舰官图首次发布 有望亮相车展
翻拍剧别只消费情怀,价值观要与时俱进
《移动迷宫3》科幻动作三部曲终结篇上映
网上看《今日嵊州》
数字报纸首页缩略图
图片中心
专题推荐
· 【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专题】聚焦2018·嵊州两会
· 【专题】全力打好“八大战役”
· 【专题】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时
· 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
· 【专题】“嵊州文创”人物专栏
· 第三届嵊州创客、创新项目大赛
· 打造剡城"红立方"引领文明新风尚
嵊州网视
国内要闻
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习近平?
省政协主席、副主席简历【组图】
8项惠民措施便利办证出行
我国印发《企业年金办法》
各地1月31日晚可观赏到月全食
官方通报8起问题地图典型案件
国际要闻
普京竞选账户已花费约100万美元
以不会容忍伊将黎变“导弹基地”
"为"就业"?澳欲跻身"十大军售国"
特朗普将发表上任后首份国情咨文
韩国医院大火恐由电路问题引发
沙特首富阿勒瓦利德王子获释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