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养护维修资金逐年增加
水毁现象明显减少 群众出行更加方便

去年8被暴雨冲毁的长留线某路段
修复后的长留线一路段,砌筑了坚固的护坎
近日,记者在长乐镇留王车站边看到,去年被洪水冲毁的公路目前已修复完毕,并砌筑了坚固的护坎;部分被冲毁的钢制波形护栏,也将在近期全部安装完毕。而据去年8月27日的照片显示,当时留王车站前方的公路已基本被洪水浸没,甚至部分地基也被掏空了。
长乐镇积极修复水毁公路,是我市公路部门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维修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去年我市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维修,创历史最高纪录。
我市农村公路全长2000多公里,50%以上属于山区道路。由于农村公路等级较低,特别是一些乡村公路,普遍没有坚固的护坎和规范的排水沟,一旦遭遇台风、暴雨,公路排水不畅,往往引发倒坎、塌方,使交通中断。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从2011年起,我市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的改造。其中2014年投资1153万元,改造边沟近80公里;投入4000多万元,完成50多公里的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和安保工程建设;投入2000多万元,对嵊张、下溪等14条农村公路开展大中修。改造过的公路,这几年发生水毁的现象明显减少,周边群众的出行也更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