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我所经历的水利建设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周水土口述 钱徐良整理 2015年03月09日16:52:26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是毛主席提出来的。毛主席的话农民会积极响应,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因此,当时凡是可以蓄水的地方都开始兴建山塘水库,蓄水抗旱,以确保农业丰收。下面我按时间顺序来谈谈本人所经历的水利建设。

  一、高山自动搬土法。

  原白鹤乡,南面靠山,其田地大部分是旱地梯田。在建造水库前,常得靠天吃饭。只要老天三日不下雨,水车就要调龙,靠几口塘水灌溉。只要旱上十天半月,塘底就可种葱,人们只好听天由命了。白鹤这个地方,人们常说:是木拖坑1,蓑衣圳。一下雨坑圳才有水,天一晴坑水就流光,穿着木拖2可以过坑。下起大雨来,山洪往下泻,下面的田就会成涝,是一个旱涝灾害不断的地方,人民饱受其害。

  白鹤的上路西、陈家、下蔡在并大乡前的1954年就在上路西山上的乌石坑建成了乌石坑小型水库。这个水库的负责设计者是下蔡人史友金,他当时在县水利局工作。乌石坑水库1955年完工,其后大旱,附近的村子就受益了。所以合并大乡后的1956年,白鹤乡又决定同时再建造两个水库——毛家湾水库和前王寺前水库。我负责毛家湾水库建造工程,所以没有参与前王的寺前水库建设。当时,农民对建造水库积极性很高,连续两个春节,许多人在坝上过年,日夜奋战,热火朝天。干部们带头在工地参加劳动,操办物资,解决问题,与农民同甘共苦,共渡难关。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干部,心中牢记着为人民服务,往往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因此干群关系密切。

  高山自动搬土法。图中所示为改进后在南山水库建设工地所采用的高山搬土法。

  当时,建造水库主要靠众多的农民用畚箕一担担地向大坝上挑,但用人力挑土既辛苦又效力不高。为了省力且提高功效,我和同事们一起群策群力设计出了一种高山自动搬土法。这种方法是把高山上的黄土自动地送到坝上,在当时来说也算是一个大胆的设想。我是木匠出身,就从就地取材上去考虑。我们利用毛竹、松树,依山势,距两公尺搭一个木墩,将来回两条轨道固定在木墩上,条条轨道有四行毛竹组成,来回是八行竹轨,固定在平衡的木墩上。山上起点在两轨中间,打上一个木桩。在竹轨平衡处,固定一个铁制滑轮,用一条长度相等的大麻绳索,两头各吊上一个大木箱,箱底会自动脱落,自动关闭。木箱前后外面钉上四根木条,超出箱底十公分,以防箱子运行时脱轨。上有装土台,下有卸土台,山上三十余人挖土运土装土,装满一箱后,只要轻轻一推,箱子就顺轨道将土运到坝上,自动卸了,另一只箱子已到装土台。只要装得快,它就运卸得快。

  一开始怕行不通,怕箱子飞出轨道,经过实践消除了顾虑。我们在毛家湾水库试验这种装置,后来寺前水库工地也使用起来了。自动高山搬土法看起来简单,但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绳索的长短要计算好,长了土箱就会冲出卸土台,无法退回来,造成停工。短了,绳索就会绷断,土箱会飞出伤人;二是:一吨土从高山直泻而下,势如破竹,没有缓冲余地,是行不通的。在工地上人多,也会造成伤人的事故,所以必须经过实地试验,从空箱到装上土运行,有问题及时改进。

  能够在工地上帮助解决运土难题,搞一点小的创造发明,也算是对人民有所贡献,内心中也有一种自豪感。

  二、改建大王田湾排洪道

  大王田湾排洪道的堤坝从大王田湾山口一直延伸到大王庙的大路圳,是上路西和下路西的交界线,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木拖坑、蓑衣圳,晴天坑底见卵石,不见一点水,雨天才有山水下来。

  这条木拖坑,从远处看上去堤坝很高。有道是,水往低处流,然而这条水渠渠底高出地面丈余,两岸筑起堤坝,中间排洪。从山上望下来,弯弯曲曲极像卧在地上的一条巨蟒。形成这种地上河的原因,是千百年来山上的卵石随洪水向河道中堆积,河底逐年抬高的缘故。随着河底的抬高,双边的堤坝也越筑越高,堤坝的占地面积也越来越宽。

  上路西村人和下路西村人大都姓张,他们是同宗共谱的张氏子孙,但为了自身的利益,却走不到一块。每年汛期,山洪来时,江水涨暴,堤坝随时有可能被水冲塌,因此两村各自组织青壮年,带着锄头畚箕,去守卫自村一边的堤坝。到夜里,两村护堤坝人员都会穿着黑白分明的衣服,以防对方过桥混入自己一方来破坏自村一边的堤坝。由于落差太大,山洪来时,势如破竹,防不胜防。一旦洪水破堤,该村的人们会大叫大喊,而对方则哈哈大笑,幸灾乐祸。有时因误会,还会说是对方有意破坏,在解放前常会因此引发打群架的事。

  解放后,每到汛期,乡里十分关注双方的动向,会派出干部一同去防洪,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一直到1956年,农村的贫协会成立,贫下中农当家作主的时候,我觉得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时机已成熟,就主动召集两个村子的贫协委员,讲明这条排洪渠是危害同宗子孙失和的罪魁祸首。

  我说:“现在贫下中农当家,天下穷人是一家,是处理好这条排洪坑的时候了。都是同宗子孙,没有不可商量的事。”

  大家在讨论中回顾过去,觉得两村失和的罪魁祸首的确是这条排洪坑。双方认为必须改变这种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大家认为要解决,但又怕工作难做。我说:“只要大家下决心根除这个祸根,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我对这条排洪坑已全部看过,小桥头以上裁弯取直,双方的土地差距不大。小桥头以下的张家墩畈双方穿插的田各有多少,你们回去统计一下,明天下午大家到现场踏看一下,来解决排洪渠的定位问题。”

  统计方法是这样的:下路西村的田插黄旗,同时写上亩分。上路西村的插绿旗,也写上亩分。这样大家一看就明白张家墩畈各自的土地有多少。思想通了,做起事来也快速。会议一结束,就回去准备了。第二天下午,我吃过中饭就去张家墩畈。黄绿旗远远望去看着非常清楚。等他们来到田畈里,我已转了两圈,基本上弄清了双方的亩数。各自报过田亩数,我带他们走上堤坝,一直到大王田湾口,在就近竹园砍来若干竹子,选三条直的,将其余的削成竹片。

  我提出新排洪渠的定位从湾口为起点,直对郑庄村中的一个圆窗,估计这条线双方的土地相差不会太大。大家同意试划一下。三条竹竿一直对着圆窗测量而去,竹片每隔二十公尺左右插上一根,直插到嵊长公路。停下来一计算,双方只差十来亩,一次性成功地将这条线定为未来的排洪渠。在排洪渠西,划出一排园田化,归下路西村。定位后双方组织劳动力开始动工建造,只一个冬春就将这条排洪渠改了道,并沿着公路直接周龙桥。从此,延续数百年的纠纷消失了。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