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对肿瘤的检查方法愈来愈多,但你是否知道诊断肿瘤的金标准是哪一项吗?CT?MRI? PET?答案均是否定的,诊断肿瘤的金标准是病理检查。
2012年3月3日,为了整合优势资源,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的医疗需求,我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应运而生了。两年来,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努力学习,不断拓展服务范围;严格质量管理,创新服务方式,发挥辐射效应,为就地服务嵊州百姓作出了贡献。
请进来,走出去 不断提高业务技术
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成立后,功能从只为医院其他科室服务扩大到为全市各家医院服务。“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意味着中心必须加强业务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尽快适应变化。
骤然扩大的业务量,使原本就非常紧张的人手更加捉襟见肘。但从长远考虑,中心先后将王军森、马益炳、刘曼等3位人员送往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修学习病理诊断和病理技术,其他人员也多次外出参加省、市各级质控培训,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养。
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中心负责人多方努力,争取到上级医院和专家的支持,外聘了省肿瘤医院的3位专家,每周六轮流到诊断中心开展业务指导,手把手带教本科医生,对疑难病理诊断进行把关,在较短时间里极大地提高了常规病理及细胞学的诊断水平,破解了疑难会诊外送的僵局。
2012年7月,医院参加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病理质量获得高分。2013年,病理科被评为“医疗安全管理先进科室”,王亚娟获“医疗安全管理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2月,王军森医师代表嵊州参加绍兴市青年医师病理阅片比赛,荣获二等奖。 2015年3月8日,绍兴市病理质控中心组织举行病理阅片比赛,我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选派市人民医院3位医师参加。在不分职称级别的混合比赛中,3位年轻医师全部获奖,其中王军森医师、马益炳医师荣获二等奖,张建锋医师荣获三等奖。
引进新设备,开展新项目 多方拓展服务范围
翻开病理诊断中心的服务项目单,是一长串诸如细胞病理学、体液细胞学、诊断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术等一个个生涩难懂的名词。而这些生涩的名词背后,是医生出具临床诊断、拟定治疗方案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两年中,病理诊断中心想方设法引进全自动的脱水机和染色机等新设备,培养了一名细胞筛查员,先后开展了细针穿刺、宫颈高危型Cervista HPV DNA检测、TAP早期肿瘤筛查等实用新项目。特别是细针穿刺项目(FNAC),由于其创伤小,早期诊断正确率高,极大地提高了医院临床外科学诊断水平。曾有一位14岁的小姑娘,左锁骨上出现一个肿块,先后在嘉兴和上海多处就医,都没有确诊。去年4月,该病人慕名到我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就诊,经穿刺确诊为恶性淋巴瘤。所幸该患者处在疾病早期就明确了诊断,后期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该中心开展的宫颈高危型Cervista HPV DNA检测项目,已检测4000多例,深受已婚育龄妇女的欢迎。分子病理学外送检测及骨髓穿刺业务,也极大地方便了我市群众。
严格质量管理,创新服务方式,发挥辐射效应
该中心始终把持续质量管理作为最主要的工作来抓,严格按照卫生部印发的《胃癌诊疗规范》《肺癌诊疗规范》等执行操作规程,要求严格执行会诊制度、三级医师阅片制度、疑难读片等规章制度,对病理报告实行诊断医师双核对,严防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走进病理诊断中心,实验室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等一个个明显的标志整整齐齐地张贴着。这里的每一个区域,在医院感染控制和实验室生物安全上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空气、工作台地面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出入各个分区都需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各种仪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校准均记录明确,等等。
虽然用房紧张,但该中心从便民角度出发,增设了专门的病理标本接收室,接受病人咨询。该中心还推出了“限时服务公告”“服务承诺”“温馨服务”等措施,对常用检查项目出报告的时限、医德医风等方面公开告示,接受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