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肉,就蒸鸡蛋羹增加营养
为了这份承诺,这些年,倪樟仁每天6点就起床,给妹妹梳洗做饭,倪杏凤不能吃硬的食物,他就会变着法子给她做些面食之类的,每次做好饭,他也总是先喂妹妹吃,然后自己再吃。
无论多忙,倪樟仁和石利军都会抽出时间给倪杏凤按摩,由于长期卧床,她的双腿已严重萎缩,医生建议多按摩,所以按摩成了他们的必修课。晚上,石利军下班回家,就会给倪杏凤擦身、换衣服、服侍她大小便,因为这些丈夫都不方便做。做完这些后,她还会跟小姑聊聊天,教她说话,慢慢地,口齿不清的倪杏凤已能简单地说一两句话了。最辛苦的是,有时倪杏凤因身体疼痛,半夜里发出一声声嚎叫。“妹妹一叫,我们马上跑到她的房间,给她找药,给她做按摩,等她安静下来,天也亮了。”倪樟仁说。
倪杏凤平时喜欢吃肉,以前吃肉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件奢侈的事,但是为了保证营养,石利军每个月都会买两三次肉回来,炖得软软的。享用这些肉是倪杏凤的专利,孩子们只能尝尝味道。没有肉的日子,石利军就给她蒸鸡蛋羹吃,或者弄一碗炒豆腐干——都是倪杏凤喜欢吃的菜。
记者采访时,躺在病床上的倪杏凤断断续续地说出了一句话:哥哥嫂嫂就像父母一样疼爱我。听到妹妹说这话,倪樟仁的眼眶湿润了,这些年妹妹虽然已能简单地说一两句话,但是这句话他从没听妹妹说过。
倪樟仁今年已经69岁了,妻子也有61岁了,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和妻子上了年纪后,无法照顾好妹妹的生活。所幸的是,在父母的教育下,他们的子女们也很孝顺,每次回娘家都会给姑姑带好吃的。夫妻俩相信,孩子们也会担起照顾好姑姑的任务。
记者手记:
人们常说婆媳关系难处,可是也有人说,姑嫂关系比婆媳关系更难处。然而在采访倪樟仁一家时,记者却一再感受了这对夫妻朴实的情感,特别是作为嫂子的石利军。40年如一日地照顾一位瘫痪病人,要忍受她疼痛时的尖叫,要为她端茶送饭,擦洗身子,如果心中不是藏着深厚爱意,怎么能够坚持下来?
“哥哥嫂嫂像父母一样疼爱我。”走出曹家洋村,记者耳边还回荡着这两句话。是的,对于倪杏凤来说,生她者为父母,让她重生者却是她的哥嫂,是哥嫂给了她活下去的生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