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的贴心囡头
周敏芳是里南乡周溪村的社区责任医生。周溪村有180多户人家、800多人口。谁家有几口人,家里有几个老人几个儿女;谁家住在哪里,门口朝东还是朝西,周敏芳的脑子里都有一本清晰的“户口本”。
山区多空巢老人,又因为山路崎岖,出门在外打工的子女回来一趟不太方便,所以这些空巢老人总是缺少关爱。以至于年迈的父母亲患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做儿女的也不知道;而即使医生告知老人患了这些毛病,他们也不以为意,常常不服药或忘记服药。
遇到这样的老人,周敏芳就让村里的联络员前去监督,一天两天三天,日子长了,老人们也就习惯服药了。
而遇到一些孤寡老人,那就另当别论了。2010年4月,周敏芳去村里就诊时,71岁的周纪炎老人前来量血压。当时他的血压高得吓人:高压210,低压106,随时有血管爆破的危险。周敏芳叮嘱他立即去医院配药。但老人不以为意,照样上山去干活。周敏芳知道情况后,马上再次赶到村里,专程给他送去了药物。
村里还有一个姓张的孤寡老人,也是高血压患者。老人生活困难,又缺少关爱,从来没吃过降压药。周敏芳就定期给他送药过去,买药的钱都是周敏芳自己掏出来的。
山区老人文化低,识字不多。碰到这种情况,周敏芳就教给他们简单的记忆法,比如在药瓶上画一些线条和圆圈:线条代表次数,3条线就代表一日3次,圆圈代表服用量,3个圆圈就代表服用3粒。
周敏芳的“好”老人们都记在心里,他们无法表达内心的感激,也无以报答她对他们的关爱,只有在她下村服务时,过来看看她,给她带来自己菜地里种出来的一把小青菜或几根小青瓜。
老人们背后都说,周医师就像自己的囡头一样贴心。
山区孕妇的守望者
在山区卫生院当医生,你就得当一个全科医生。
很多时候,周敏芳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妇产科,样样兼顾。
而作为妇产科医生,周敏芳最担心的是年前年后下雪的日子。一旦大雪封山,山路就无法通车,待产孕妇就无法来到医院,大人孩子随时面临生命危险。因此,天气寒冷的日子里,周敏芳总是提前给全乡的待产孕妇打电话,让她们提前借住到城里或镇里的亲友家,以免发生不测。可即便这样,也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
2008年腊月的一天,一个下大雪的日子。早晨6点,远山近水都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突然,周敏芳被一阵激烈的电话铃惊醒:淡竹园一位预产期还有一个多月的孕妇,突然羊水破裂,出现临产症状。
顾不得吃饭顾不得喝水,周敏芳穿上衣服,就赶往淡竹园。淡竹园离里南乡卫生院有20多公里,大雪封山,她得一步步走回去。她一边心急火燎地走,一边打电话让孕妇家人赶紧拉板车送她出来。周敏芳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淡竹园赶,那边的板车吱吱嘎嘎地往卫生院赶来。两个多小时后,这两边人马终于在半路上会合。
经检查后,周敏芳发现胎儿有明显的缺氧症状。于是她立即给市妇保院打120,让他们开车等在卫生院门口。而周敏芳和孕妇家人一起推着板车往卫生院赶来。从清晨6点一直到10点,这一行人才赶到卫生院,随后,周敏芳和孕妇家人送孕妇上了救护车。
很多年过去了,那位孕妇的女儿也上幼儿园了,碰到周敏芳时,女孩总是亲热地叫她周阿姨。
这么几年过来,里南乡有多少孕妇,预产期什么时候,周敏芳建立了一本详细的孕产妇保健册。她总是耐心地对她们讲解怀孕后的注意事项和定期孕检的必要性,而对那些不按时孕检的孕妇,她总是挨个打电话叮嘱她们到医院检查。她把自己当成了山区孕妇的守护者。
周敏芳在做好全乡的妇幼保健工作和周溪村责任医生的同时,还经常在心电图、药房、护理、收款等岗位代班,经常连续忙得回不了家。因为工作,她曾在回家路上不慎连人带车掉下山崖,差点丧命;因为工作,女儿读到了小学三年级,她没去开过一次家长会,不认识女儿的班主任,更没有接送过女儿上下学……山区的工作环境如此简陋,她的工作如此辛苦,但她从不抱怨,只是默默地工作着,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有付出总有回报,她先后被评为嵊州市青年岗位能手、优秀签约医生、浙江省群众满意社区医生等。2013年11月29日,她服务群众的事迹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用声音记录中国》栏目中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