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核雕刻,方寸之间显匠心
摘要:2013年,裘孟祥偶然看见朋友在雕刻一个桃核,觉得很有意思,就上手试了一番,“谁知道一上手就放不下来了。”等看到自己亲手做的第一个成品出来的时候,裘孟祥也就从此爱上了这门手艺。
潜心雕刻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这是中学语文课本里《核舟记》的记述。很多人认为文中所描写的核舟仅仅是一段传奇,然而,这样的传奇技能,却在我市崇仁中学教师裘孟祥手中重现,并将它传承给了学生。
走进裘孟祥的展品陈列室,茶壶、茶杯、篮子、戒指等一个个用核雕刻而成、小巧而精致的微雕作品被整齐有序地摆放在一个个古色古香的展示台上。
裘孟祥告诉记者,2013年,他偶然看见朋友在雕刻一个桃核,觉得很有意思,就上手试了一番,“谁知道一上手就放不下来了。”等看到自己亲手做的第一个成品出来的时候,裘孟祥也就从此爱上了这门手艺。
裘孟祥说,雕刻桃核是个艰苦的过程,最难的是要根据桃核的形状和纹理精巧布局、巧妙构思。陈列室里的每一件成品,他都是下了功夫经过一番好好思考的,可以说是颇具匠心。“要把这项手艺学好,关键还是兴趣。”裘孟祥说唯有喜欢上了雕刻艺术,才会去不断琢磨、研究、学习。陈列室里一个小小的罐子,就是裘孟祥经过仔细研究才琢磨出来的成品。“你试试,这个罐子的盖子真的可以打开。”果然,打开盖子,小小的桃核里居然还镂出了存放物品的空间,煞是逼真。裘孟祥告诉记者,这个罐子需要两个纹路基本相同的桃核才能雕刻出来,不然盖子与罐子之间就会出现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