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是基础 创新才有出路
摘要:“宫廷御膳篮”为一对,长宽均有40多厘米,高度有63厘米,每只分五层,每层编织技艺都各不相同,用篾丝精致编织,运用了万字花、菊花串丝、蛇皮花等各种手法。竹编“大鹏”则双翅展开,双爪紧扣树桩,给人一种雄伟气概和奋发进取的力量感。
![](http://img2.zjolcdn.com/pic/0/16/78/81/16788171_809467.jpg)
大鹏展翅
日前,在杭州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我市大志然工艺竹编厂的吕成、吕林萍夫妇,分别以“宫廷御膳篮”和“大鹏展翅”两件竹编作品双双夺得金奖,一时间在业内传为美谈。
在位于黄泽镇的大志然工艺竹编厂,记者见到了这两件竹编精品。“宫廷御膳篮”为一对,长宽均有40多厘米,高度有63厘米,每只分五层,每层编织技艺都各不相同,用篾丝精致编织,运用了万字花、菊花串丝、蛇皮花等各种手法。竹篮提手上雕刻有细腻、栩栩如生的渔樵耕图案。竹编“大鹏”则双翅展开,双爪紧扣树桩,给人一种雄伟气概和奋发进取的力量感。
“这两件作品凝聚了我们夫妻俩的诸多心思。能获得金奖,也是对我们付出的回报。”吕成介绍,宫廷御膳篮从设计到创作历时一年有余,大鹏展翅竹编也花费了三四百个工。“先用细篾丝编织在模坯上,然后用薄薄的竹片做成羽毛形状,再一片片插进编好的产品上。”作品完成后,曾有人欲出高价收购。“现在获了金奖,不舍得卖了。当传家宝传下去。”吕成笑说。
吕成的竹编手艺最早来自于父亲的言传身教。吕成的父亲原是黄泽竹编厂厂长,吕成从小一有空就跟着父亲学竹编。“小时,乡村人家的日常家用品和农业用品都离不开竹编,像竹篮、竹盘、畚斗、米筛等,父亲还教我学做竹编动物。”回忆起学手艺时的辛苦与乐趣,吕成很是感慨。
2000年,吕成创办了大志然工艺竹编厂,将产品方向转到为宾馆、酒店提供竹编用品及食品包装、竹制工艺品方面,并很快打开了销路,成为市内竹编企业的佼佼者。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他又将竹编产品放到网上销售,一件件手工竹编工艺品远销到全国各地。
竹编用品的畅销,让竹编厂没有了生存之忧,但吕成并没有感到满足。嵊州工艺竹编历史悠久,除了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外,还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但因为各种原因,现在肯学习这门技艺的年轻人很少。“我一心想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他说。多年来,他一方面四处请教竹编老艺人,聘请他们为技术顾问,向他们学习竹编艺术,另一方面潜心钻研,投入全部精力创作艺术精品。去年他的竹编作品“东方醒狮”也在一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刚开始时这狮子脚下的球,他怎么也编不好,后来在请教老师傅的基础上,最后才将这个难题攻破,体现了竹编工艺的技法精华,在参展期间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每一件竹编作品的完成,都需要整个团队的合作。”吕成介绍,一件竹编,从造型、制坯到编织、雕刻、油漆等,工艺众多,需要每一个环节的完美配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做好一件事,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能完成的。”吕成抚摸着手中的竹丝说,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与妻子一起尽心尽力把竹编艺术给传承下去,至少不能在自己手上中断。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因为传承是基础、创新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