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2.zjolcdn.com/pic/0/16/79/45/16794541_205189.jpg)
测血压
留守老人的“贴心小棉袄”
“快点来测血压,周医生来了,还在小店门口。”吃完中饭,拿上出诊包和一箱药品,周敏芳和另一位医生一起来到周溪村,还没等她摆好桌子,村民们便吆喝开了,不少人还掏出手机通知住得稍远一些的村民。
小店门口的一张八仙桌、四条长凳成了周敏芳的临时办公点,坐下不一会,就围满了前来测量血压的老人。对这些老人的名字,周敏芳一个个铭记在心,甚至在吃什么降压药也一清二楚。有时候,她也会根据老人病情的变化,叮嘱他们改变用药方法。
周敏芳是周溪和叶村的社区责任医生。这两个村有1200多人,其中老人近300人。由于地处山区,村里的年轻人基本外出打工,留守老人缺少关爱。在进村过程中,周敏芳和老人们熟悉起来。测完血压,她有时还会陪老人拉拉家常,问问最近的生活情况。一些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的老人,慢慢把周敏芳当成了自家闺女。
今年65岁的周溪村民张奕达说,他能活到现在,全亏了周敏芳的悉心照顾。
原来2014年2月的一天,在家的张奕达突然感觉胸口闷,喘不上气,妻子丁苏贞得知周敏芳刚好在村里量血压,便一路小跑找到她,希望她能上门看看。周敏芳当即赶到老人家,听诊后,她怀疑是冠心病,建议老人到人民医院专科进行治疗,但老人的3个子女都在杭州工作,一下子回不了家。眼看着丁苏贞急得团团转,周敏芳当即自己开车,带着老人赶到人民医院,并帮助办理了住院手续,甚至一切费用都是她先垫付的。
经过手术,张奕达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仍需长期吃药,不过儿子从杭州医院配的药,在里南乡卫生院买不到,市区的医院和大药店才有。得知情况,周敏芳主动承担起了帮老人配药的事。老人需吃的药有好几种,周敏芳有时要跑好几个地方才能买齐。尽管如此,张大伯的药可是一天都没有落下过。
“有周医生在,很多事情我们都不用操心了。”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老人们纷纷感激地说。在他们眼里,周敏芳就是他们的“贴心小棉袄”,不仅自己的身体状况会跟她说,就连平时家里的琐事也会一一“汇报”。
记者手记:虽然没有大医院的专家水平高、名气大,但周敏芳却是村民身边叫得应的好医生。她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山区医院,与村民的关系如亲朋般融洽,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和谐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