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采农业是2006年5月由台湾企业家高正贤独资成立的,拥有3000多亩山地,除几年前种下的千亩银杏树外,2014年年底又新种了900多亩的桂花和榉树。
入春以来,新种的苗木之间长出了密密麻麻的小草。为此,高正贤每天雇用10位村民除草,900多亩的土地,要半个月左右才能轮流除一遍,等基地全部除好了一次草,上次已除过的地方又长出了新草。高正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单这900亩土地,一年的除草人工费就达60万元。此外,新种植的小树苗间距有3米,空着浪费了也可惜。
为节约管理成本,高正贤决定把这900多亩土地无偿提供给周边村民种番薯,“但村民需要无条件帮我照看树苗,我也会按市场平均批发价收购所有番薯。”高正贤说。
村民们发现,这些经过机械深耕过的黄土地确是种番薯的好土壤,高正贤又负责全部收购番薯,不用愁销路,于是纷纷向他承包土地。白泥坎村黄芝塘自然村的承包人凌正怀告诉记者,这样节省了一笔承包款,挺合算。目前他已种下了100多亩番薯,再过几天即可全部种好。
“种下去的番薯6月份就能长出藤蔓,不仅可保持土壤湿度,而且能抑制苗木间的杂草生长。10月份番薯收获后,番薯藤烂在地里又是有机肥,这样利用农作物的自循环,既生态环保,有利于小树苗生长,又节省管理成本。”高正贤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他已准备在基地里建一个加工厂,把番薯加工成番薯粉,“在保证质量和无公害的前提下,番薯粉的销路肯定不用担心。届时,我们会用太阳能烘干玻璃房将番薯晒干,这样番薯含水量就非常低,大大延长了储存时间,空地的经济效益就显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