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来自“五水共治”,希望成为“环保大使”
摘要:这件高1.65米的作品栩栩如生,夺人眼球。据介绍,作品耗时2年完成。吕建亚还说,希望这件作品能成为“五水共治”的“环保大使”。
![](http://img2.zjolcdn.com/pic/0/16/90/83/16908398_722636.jpg)
在7月11日-12日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残疾人展能节上,我市竹编艺人吕建亚和邓国正的新作“美人鱼”好评如潮,同时还引起了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的关注。
昨天,在吕建亚的竹编厂里,记者见到了“美人鱼”。这件高1.65米的作品栩栩如生,夺人眼球。据介绍,作品耗时2年完成。吕建亚还说,希望这件作品能成为“五水共治”的“环保大使”。
已有28年从业史的吕建亚和丈夫邓国正,2000年办起一家竹编厂,现在圈内小有名气。此次创作“美人鱼”,灵感来源于“五水共治”。
以前,吕建亚家旁边就有一条小溪,清澈见底,后来小溪被污染了,大伙都嫌弃它,“衣服都洗不了,乱糟糟的,看着就让人不舒服。”“五水共治”开展以来,小溪又回到了最初的模样,让人欣慰。吕建亚说,政府痛下决心治水,大家更应该自觉保护环境。于是他们精心创作了这件作品,希望将它打造成一个宣传“五水共治”的“环保大使”。作品下方,还打算请书法高手写上一行宣传标语:留一片美丽的净水,给我一片生存空间。
“美人鱼”的创作过程其实相当艰难。首先就是创意,“这几年来,嵊州竹编缺乏有创意的作品,所以我们希望有所突破。”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他们就着手创作“美人鱼”,但光是构思设计图纸就花了几个月。编织过程也是困难重重,“关键是要精细,所以一有问题,我们就推倒重来。”吕建亚说,“当时头部已编了半个月,发现效果不好,果断拆下。还有一次,鱼身编好后,结果发现经篾不够细,导致插入的鱼鳞不整齐,也只有重新制作。”这样的经历,在2年时间内发生过多次。直到今年7月8日,“美人鱼”才正式完成,并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残疾人展能节,且是浙江省唯一一件参展工艺品。
出乎吕建亚夫妇意料的是,“美人鱼”广受好评。其中,张海迪在看到“美人鱼”时,还驻足观察了好久,认为作品很耐看,“对张海迪的评价,我们真的是太激动了。”吕建亚说。
采访中,吕建亚还透露,他们的下一件作品就是“龙舟”,体量更大,构件更为复杂,对技术要求更高。“趁着现在年纪还不大,一定要创作出更多竹编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