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强技工”(修补工)操作技能竞赛片段
“寻找最强技工”(修补工)操作技能竞赛冠军宋德凤
8月8日上午,第二届宏达杯“劳动成就梦想”寻找最强技工(修补工)操作技能竞赛在宏达制衣有限公司举行。虽然“寻找最强技工”竞赛已是第二届了,但修补工这个工种还是第一次参与。比赛任务,是来自12家企业的23名选手,把一块有漏针有断线有破洞的坯布,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自己的巧手恢复原状。一句话,就是变废为宝。
比赛中特别紧张
上午8点45分,比赛开始。23名选手左手拿坯布,右手拿钩针,仔细耐心地修补漏针、断线和破洞。
比赛中,记者转了一圈发现,23名选手至少有20名选手的双手一直在抖,其中有一位选手还一直嘀咕着“太紧张,太紧张”。旁边的选手虽然自己手也在抖,但还是轻声安慰她“重在参与”。
1号张玉沣是一位有着20多年修补经验的选手,也是现场唯一一位参加过各种修补工比赛、拿过大大小小奖项的选手,但饶是比赛经验丰富,也抑制不住紧张的心情。她说,紧张是修补工作的大忌,一名合格的修补工,最重要的就是细心、耐心和责任心,一紧张,就会把什么都忘记,连最重要的钩针都拿不住,更不用说修补了,“我这次虽然一直暗示自己要淡定,但还是受到了比赛气氛的影响,特别是补最后一个漏洞时,好像还漏针了。”
由于紧张而失误连连的,还有来自东港制衣的杨钗丽,“本来就紧张,看着别的选手交上去了,自己还剩下很多,就更慌神了。”杨钗丽告诉记者,在第一项“单只漏针10cm”的修补过程中,原本只需用一根线补的,结果自己愣是用两根线补了,后来发现错了,只得全部拆了重来,为此浪费了不少时间。
对这项工种很自豪
目前,很多工种都可以用机器替代,但修补这个工种却仍不可或缺,它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所以每一位修补工都很看重这项工作,也很感自豪。
绍兴禾亭服装有限公司的冯小琼告诉记者,自己做修补工已有15年,修补针织衫无数。看着一件件原本有瑕疵的衣服,经过她的巧手改造,变成可以销售的合格品,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也特别有成就感。冯小琼说,现在针织衫的花样花色都多了许多,修补工需要不断学习,以保证自己不被这个行业淘汰。也正如此,工作之余,冯小琼会和同事一起找一些边角料拆拆补补,提高技术。
恺悦制衣的张海霞从事修补工作则已有20年。她介绍,有些羊绒衫成本很高,却容易出现破洞,扔了可惜,此时自己就得“出场”了,一件瑕疵品,一番修补下来又变得完美无缺。“我朋友知道我是做修补这一行的,有时也会叫我帮她们补一下。”作为一名修补工,张海霞同样感到自豪。
赛后,经过评委仔细评选,来自宏达制衣的宋德凤以99.4分的高分,获得“寻找最强技工”(修补工)操作技能竞赛冠军,同样来自宏达的张玉沣和来自凯丽制衣的叶红君获得第二名,第三名由绍兴宏泰针织有限公司的童燕君、浙江金港制衣有限公司的周卫英和绍兴禾亭服装有限公司的冯小琼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