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竹编通常取料于当地盛产的各种坚韧挺拔的翠竹,如水竹、早竹、毛竹等。劈成的篾丝细如发,篾片薄如纸,可以编成各种各样的造型。
嵊州竹编以编织精巧、工艺繁多、花色丰富著称。其编织方法粗细并茂,细者,能在一寸长度内编进150根竹丝,精巧细腻,薄如羽翼;粗者,则充分利用竹材的弹性,巧插灵编,粗犷豪放,工致质朴。
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一般要经过设计、造型、制模、估料、加工竹丝篾片、防蛀防霉、染色、编织、雕花配件、装配、油漆等工序,仅竹丝篾片工艺就有剖青、锯竹、卷竹、剖竹、开间、烤色、劈篾、劈丝、抽篾、刮丝、刮篾等众多步骤,编织技法更有龟背、插筋、弹花、穿丝等一百多种。
在长期的创作生涯中,嵊州竹编艺人们首创并形成了四大工艺特
征:竹编模拟动物、竹丝篾片的漂白、篾片烫印花筋和蓝胎漆器。所
谓“花筋”工艺,是把印有各种图案的篾片,插在器物的中间和两端,印花一般有单层、双层和多层套色之分,颇具装饰效果。
嵊州工艺竹编以造型精巧、编织细腻、气韵生动而著称,以其独具的艺术魅力,誉满中外。到20世纪八十年代,嵊州竹编已畅销到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东方珍宝”、“世上精品”的赞誉,其中竹编“白尾海雕”受到美国总统卡特和邓小平同志的赞扬;竹编“行马”得到了江泽民同志的赞扬,成为改善和发展我国与国际间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代表作品有:《六和塔》、《岳飞》、《苏武牧羊》、《昭陵六骏》等,其中竹编《九狮舞绣球》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沧海还珠》作为浙江省人民政府赠给澳门特区新政府的唯一礼品。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各式各样的塑料制品代替了竹编日用品,竹编需求量日益减少,竹编艺人难以为继,嵊州竹编后继乏人。为保护嵊州竹编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不仅把它列入越乡文化名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开展对竹编工艺的传承和保护,而且还在规划筹建中的中国民间工艺城内设立“嵊州竹编展览馆”,开设嵊州竹编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组建嵊州市竹编文化研究会等,努力使嵊州竹编工艺在新时期得到创新发展。
据嵊州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