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小笼包“带头大哥”,如今因病致贫
村党员干部和小笼包经营者纷纷为他捐款
村干部向屠福元(左)送上爱心款
说起嵊州小笼包的前世今生,大家都会提到禹溪村的屠福元。没有他当年带着一副蒸笼闯天下的干劲,也许就没有嵊州小笼包的灿烂今天。然而,这位小笼包的“带头大哥”,却遭遇了命运的两场打击:2008年,女儿得了乳腺癌;2014年,61岁的他患上脑溢血。
两件不幸大事,让这个家庭喘不过气来。为帮他们渡过难关,昨天上午,禹溪村40多位党员干部和小笼包经营户为屠福元捐了一笔爱心款,祝愿他早日康复。
他带出了一大批小笼包经营者
1983年,因为养蜂失败,屠福元欠下了2400元钱。债台高筑,他和妻子徐林玉感觉没脸见人了。1985年,夫妻俩带着一副蒸笼悄悄离开老家去外面讨生活。当时,他们身上只有借来的三四百元钱,小笼包技术也不专业。
夫妻俩先是到了贵州,在那里遇到了崇仁横下的一位馒头师傅。这位师傅技艺精湛,为人和善,一方面传授给他们制作小笼包的技术,另一方面借钱给他们经营。起早摸黑干了3个多月后,夫妻俩还光了所有的债务。
做小笼包能获得如此高的回报,这是屠福元夫妻做梦也没想过的事。一番打拼后,1987年,屠福元在禹溪村造了一幢三层楼,许多跟随屠福元外出做小笼包的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也都赚了不少钱。此后,村里出去的人越来越多,附近里坂、屠家埠、沙园、竹前等许多村的村民也都“亲帮亲,邻带邻”外出做小笼包。让大家心怀感激的是,无论是谁来讨教技术,屠福元都毫无保留地传授。有些初次外出者因为资金不够,屠福元还尽力帮助他们。
后来,因为生养孩子,屠福元夫妻只能做一年歇一年,但夫妻俩开创的小笼包事业,却让无数人受惠。南至海南岛北至黑龙江西至新疆,小笼包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
两场变故让这个家庭因病致贫
2008年,正当屠福元和妻子再次打算外出做小笼包时,刚生育了孩子的女儿却被查出乳腺癌,这一治,就花去了五六十万元医疗费。为照顾女儿,屠福元夫妻再也无法安安心心做小笼包了。
“这两年,我们只能去打点零工。”徐林玉告诉我们。所谓打零工,就是别人回家过年休息的那两个月,他们夫妻过去帮一些忙。
前年年底,夫妻俩来到北京,帮屠福元弟弟打零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去年2月27日,劳累过度的屠福元忽然摔倒在地,此后,整整昏迷了20多天。
把屠福元从死神手里抢回来,又花去了几十万元钱。这个因小笼包致富的家庭,却因病致贫了。
更让人心酸的是,重新醒过来的屠福元,就像一个“老小孩”一样,只记得做小笼包的那段经历,对摔倒以后的事,却一点也记不起来了。平常时候,他看着像个身体健康的人,但一走出家门,就认不得回家的路。
摊上这么不幸的事,徐林玉只好两头跑。有时带屠福元去女儿家,帮她做点家务,让她轻松一些;有时就待在家里,整天陪伴丈夫。
看着屠福元的处境,大家心里都很难过。一些早年在外面做小笼包、如今在家的村民,在他生病期间,都三三两两过来看望他。他们一则感念屠福元带着他们闯出了一条致富路,二则希望他早日好起来。
昨天,禹溪村党员干部和部分小笼包经营者为屠福元捐了款。“好人有好报”,他们祈愿屠福元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