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嵊州中学创办于1915年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倪和钦 2015年09月16日16:30:10 

  3、1915年前嵊县无中学堂的新证据

《筹办嵊县中学案》影印件

  2013年,从市地方志办公室看到3则有关资料。

  ①民国元年:《嵊县议会第一年常会议决案》之六《筹办嵊县中学案》(嵊州市档案馆馆案号27—1—101印刷本)其内容是:

  筹办嵊县中学案

  理由:我邑从前学生,自小学校毕业后,多向绍府中校肄业,目今府制消灭,府校从前筹集之各县公款,业经省司规定,一律拨还各县,充作学务经费。兹查嵊县小学经费已经本会议决,由县税项下补助四千元,无须仰给府校拨款,而一计算,六高等小学、十二两等小学,每年之毕业学生约有二百左右,自应筹办嵊县中校。理由有二:一、因嵊处山僻,距省窵远,童年时代,未便远出求学;二、寒畯子弟,因外出费用浩大,致多向隅,中校设立,庶学生不假外求,得遂向学志愿,实为振兴教育之急务。兹将府校拨还款项作为办理中校之用,就明伦堂扩建校舍,县校附设其中,并将县校常年经费二千元改充中校。经费一经转移,似觉费省工简,且以学务之款,移作办理学务之用,亦与定案相符。惟是讲堂学舍,尚须修改营造,仅恃府校拨款,恐不敷用,现时祗得因陋就简,期于速成,一俟筹有的款,再行扩允(充)。议定办法如左:

  办法

  中学成立县校附设中学之内,其常年经费二千元即改充中校经费。

  募集短期公债二千元,作为中校建筑费。

  这则资料,从时间上看,是1912年,正是清朝已灭,民国建立,即改朝换代之时。从内容上看,是当时执掌嵊县新政的大人们开始召开第一次县议会,商量事关嵊县兴旺的大事之一,就是筹办中学。

  ②吴佑献《自传》有这样的话:“民国四年,邑中创办中学,始得继续升学,民八毕业。”

  吴佑献(1900——1960)的引文来自他在1950年南京国民党军政人员学习班时写的自传。“创办”两字很清楚说明嵊县中学创立于1915年。

  ③ 《龙恭先生(即龚贤明)自传》中说到17岁时(即1910年)写道:“当时新昌嵊县都没有中学”。

  解放时,龙恭在香港,在周总理邀请下回北京,1984年回嵊县,任嵊县政协副主席。在他的努力下,为嵊县的水灾之事,在联合国争取了一笔救济款。

  ④ 1916年入嵊县中学读书的学生刘家熊曾对其侄儿刘宝华说:他“是嵊县中学第二届毕业生”,“是和任光同桌的”,“任光有个特点,他有些口吃”。(来自刘宝华对伯父的回忆文章《忆伯父》)1915年入嵊县中学的学生是第一批,1916年入学的学生自然是第二届毕业生了,在嵊州中学学生名册上中可查到刘家熊的名字。

  4、历年来嵊州中学老校长的讲话

  ① 1935年,嵊县中学搞第一次校庆.纪念建校20周年,当时校长应怀法在1936年3月25日《剡声日报》上发表《本校沿革考》一文,其中有:吾嵊自宋代建立县学,元明普设书院,“宗传”有素,人文蔚起,洎夫晚近,西学东渐,全县人士尤纷纷致力于学校之设立。民国三年冬,教育会会长钱道渊先生等呈请创办县立中学于鹿山之麓,孔庙之旁,盖在“县治西南二百五十步”县学之故址也。次年春,阖邑士绅,公推周志由先生董其事。募集钜款,特建大厦一所;兼以余资缮茸侧屋数楹,聘名师,招新生,而弦诵之声遂洋溢于鹿山剡水间。民六,教育部始准备案。民八,第一届毕业生计樊仲云等四十人。民十,周先生因病辞职,由裘配嶽先生为之长,更募筑第二院及西斋寝室,剔除旧废,广储俊彦,校内气象,焕然一振。

  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应校长文章,不仅追溯本县办学从宋开始,又将1915创办嵊县中学过程说得非常清楚。

  ②诸丹忱是在嵊县中学担任校长时间最长的一位,又是老革命。1960年,当嵊县中学校舍要从城隍庙搬迁到北直街新校舍时,诸丹忱校长搞了建校45周年校庆。确认嵊县中学建立时间在1915年。

  ③ 1985年,时任校长金以康、书记胡意琰、副校长章文耀、陈鹏飞,在王一藩老校长的参与下,举行自1949年以来第二次却又是最为隆重的建校70周年校庆。

  1995年,也是“1905年建校之说”出现之时,校长金以康认为:还是以80周年来纪念为好。

  ④负责建造嵊州中学新校址的校长张向东说:

  1994年时,我在省里学习,受金校长的委托,多次到省图书馆和档案馆查阅资料,结果是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嵊县中学创建于1905年。

  进入新校区后,在2003年前后,校庆工作再次启动,有人提出以建校100周年来纪念。我的态度还是以建校90周年来搞。

  2005年,当传出嵊中搞100周年时,感到很突然。当时想:为什么没有请老校长们来商谈一下呢?

  ⑤ 1978至1980年,担任过嵊中校长的赵法荣先生在前几年曾说:

  嵊县中学“那有比绍兴一中还要办得早的事情?”“我们只知道,先有小学,再有中学。”因剡山高等小学堂是1906年办的,只有四年制的高等小学堂毕业,才有四年制中学堂的生源,故1905年是不可能办嵊县中学堂的。

  ⑥在1980年8月至1984年6月担任过嵊中校长的王一藩老先生,为针对“1905年创办之说”,曾于1995年亲自执笔写了一篇《嵊县中学创始年考》一文,以署名崇实、周翔发表在台湾内刊《嵊讯》杂志第十六期上。此文详细地说明应该从事实、重历史的角度来确定嵊中创始年代是1915年。王校长一生严谨、小心、从不与人争。在70古稀之年写就这样的文章,足见其当时急促及负责心情。从他文中摘录几段:

  仅凭据“官报”、“自传”上的点滴记录,未加考核辨析,就贸然用“重建”二字,把民国四年创办的“嵊县中学校”与十年前的所谓“嵊县中学堂”接上轨,当乎,可否?

  民国四年(1915),首任嵊县中学校的校长周志由先生,本县石楼对村人,为光复会员、同盟会员,与谢飞麟、竺绍康、王金发、俞芝祥等革命志士相颉颃。他结“大同学社”,办“大同学堂”,历任嵊县县立高小校长,嵊县劝学所总董、所长,嵊县教育局局长等职。可以说,他对清末民初时期本县的教育动态了如指掌,但对“嵊县中学堂”创立及重建——这么庄重的事件,为何置若罔闻呢?

  本县宿儒张陔南、吕寿名,是县立高等小学堂和嵊县中学的名师,也是清末民初时期嵊县教育史的见证人,怎么对“嵊县中学堂”这块教育史上里程碑视而不见呢?还有教育界的前辈钱柟圃先生(钱希乃先生的父亲),先在县高小、继在嵊县中学校执教。民国二十五年,他自叙“我于斯校,任职悠长,自始至终,廿阅星霜。”他对“斯校”(嵊县中学)的创始,言之凿凿。我认为,众多教育界前辈对当时学校的鼎革情况定然比我们了解得更多、更深、更全面、更真实,因为他们是这些事件的亲身经历者、亲眼目睹者。

  既然当时的“嵊县中学堂”全县第一,全府第一,办了“五”年,必具相当规模,必然名满城乡,却因何长期来鲜为人知?按理,“嵊县中学堂”创立时,总得举行开堂典礼,总该悬灯结彩,总有官绅致贺,总会留下些纪念文字,总将口碑流传,也总要在后来编纂的民国《嵊县志》记上光彩的一笔,结果竟寂寂无闻,未见片纸只字,真乃匪夷所思!

  裘翌勋先生,崇仁镇人,东南大学教育系毕业,曾任春皋中学校长。他的这份资料,可信度高。因为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他就读于剡山高等小学堂,岳父俞芝祥是该校创始人之一,义父裘佩秋是该校堂长,所以多得机会随侍本县学界的前辈,面聆掌故时事,了解城关两所高等小学堂的概况。他提供的资料可以佐证马逢伯是县立高等小学堂大班——准中学班的学生。以此推理,县立高等小学堂把大班学生作为“中学生”填表上报,其数字出现在《浙江教育官报》的浙江省普通学堂统计表上。这现象顺情合理,谅可置信。一般说,有中学生就有中学堂,但是有了中学生不等于就有正规命名的中学堂。

  二、嵊州中学创办于1915年大体经过

  我们可以对嵊县中学的创办过程大体有个认识:

  1912年(民国元年)《嵊县议会第一年常会议决案记载》《提案》第六款:“筹办中学”。此时已经提议县长动用过去留下的一笔教育款开始筹办嵊县中学。

  1914年(民国三年),教育会会长钱道渊先生等乃呈请创办县立中学于鹿山之麓,孔庙之旁,盖在‘县治西南二百五十步’县学之故址也。

  1915年春,阖邑士绅公推周志由先生董其事。7月招新生,8月借用二戴书院开学。第一届学生张熹站在1985年建校70周年的庆典会上说:

  我是嵊中第一届学生,1915年进校,1919年毕业。

  1915年7月,嵊中开始招生,我参加考试,考试科目为国文、算术、英文三门。这年录取新生50来名,我才13岁,是班里年龄最轻的。学制四年,设国文、修身、算术、英文、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图画、音乐、手工、体操等课程。校舍借用二戴书院,与县高小合在一起。有三进房子,我们住在最后一进的两间屋内,一间做教室,一间做活动室。天井中有两棵大梧桐树,树身上刻有“桐叶最知人意者,夏日浓荫冬辞柯。子虚”的字样,盖为名宿吕寿名(字子虚)先生执教县高小时所题。县高小在中进,我们的膳厅在前厅。第二年把膳厅移到袁氏宗祠。1917年,建在孔庙西侧的新校舍落成,嵊中的两个班全部移入。

  1917年(民六),教育部始准备案。周志由校长募集钜款,所建的教育楼一院落成。

  1919年(民八),第一届毕业生计樊仲云等四十人。

  1921年,裘配嶽任校长,献出三年薪金并集资建二院和西斋寝室。

  1927年秋,旧制(四年)新制(三年)各一班毕业,改制完成。校名为:嵊县县立初级中学。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七月)姚麟之长子永元捐赠侨园给嵊中。

  1937年元旦,教学楼三院完成。

  ……

  今年是2015年。嵊州中学作为一个嵊州市的最高学府,从开始就得讲好嵊中故事。

  我们要对历史负责,要敢于担当,要有气魄去纠正错误。现代人能够做得了的事,不要让它留给后人去喋喋不休。这里所需要的是中国的一句老话:实事求是,还其历史本来面目。

  (本文作者,原系嵊州市的中学校长,现年73岁)

首页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