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
袁翔,原名袁樟灿,1963年出生于黄泽镇官湖桥村官地自然村,我国著名工笔画大师潘絜兹、任率英先生的入室弟子。专攻工笔重彩人物画,是新时期中国工笔画的传承和探索者之一。现为国家民委中国民族书画院工笔画创作部主任、司法部·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艺术家委员会理事,中国国学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美术研究员。
声音
“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做一个传统文化的守道者和拓荒者;用书画为媒介,做一个弘扬传统文化的修行者和苦行僧。”
——袁翔
袁翔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重要展览并获奖,作品《拜月仕女图》曾获“青藤杯”全国书画大展一等奖,《画说红楼》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河北展区银奖。
画集《画说红楼》《中国彩绘连环画集锦》《袁翔工笔画选》《袁翔画集》等结集出版。
另有作品《和平颂》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并受到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外交部长李肇星、国防部长迟浩田的接见。
江南水乡,钟灵毓秀之地,也多灵秀之士。
袁翔从小痴迷绘画,尤喜传统工笔画,他笔下的仕女秀雅清丽,眉目传情,栩栩如生;佛像慈祥端庄、悲悯众生;钟馗须目怒张、正气凛然,欲除尽人间邪孽……
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高占祥评袁翔的画:“妍丽中挟带清奇,严谨中蕴含灵气。线描挺拔刚健、舒展流畅、敷色艳而清润、淡而弥永。规矩中见飘逸,工整中有潇洒,简约处不空泛,充实处无蔽塞,有情有境,有韵有质,真力弥满,卓尔不群,令人耳目一新……”
懵懂少年痴情绘画
我们到北京的时候,正是农历阳春三月,江南的春天已是桃红柳绿、姹紫嫣红,而北京却还处于早春季节,漫天飞舞的柳絮和明丽的迎春花给这座久负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几分浪漫和诗意。
相约采访袁翔的前一天,因担心我们不熟悉北京的交通,袁翔细心地列出详细的交通路线供我们参考。袁翔的画室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当我们如约来到他的画室,从走进家门的那一刻就感受到了满室的书卷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充满人文情怀的古典家居,墙上挂着一幅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所书的“正清和”,此乃文老一生所总结并弘扬的“三字经”,即: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东方大道旨在贯通并弘扬斯三气也。另一幅是著名画家范曾先生书赠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充分反映了画室主人的情怀和追求。
落座后,袁翔拿出一些已完成的作品请我们观赏,那千姿百态的人物画或端庄秀丽或雍容华贵,尤其是那幅大花鸟画《和鸣祥瑞》,其典雅和华丽的色彩,更让人眼前一亮,从中得到心灵的感悟和遐想,令人神往不已。
《和鸣祥瑞》
我们的话题就围绕着绘画展开。“是故乡的灵山秀水哺育了我,尤其是嵊籍画家层出不穷,像著名画家刘文西先生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袁翔说。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小,袁翔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学期新书刚发下,袁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看书中的插图,然后选自己喜欢的进行临摹,虽是摹品也让小伙伴们很是羡慕。到了少年时代,袁翔对绘画更是痴迷,但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是一个物质条件贫瘠、想找或想买一个绘本学习都很困难的年代。为了学习绘画,只要有空,他就跑到镇里的新华书店去翻看,但那个书店小得不能再小,绘画本几乎没有。家里又不富裕,因此只能节衣缩食买点连环画看。
后来,袁翔喜欢上了一位名叫任率英的著名画家的年画,他画的年画特别出彩,老百姓也最喜欢。每次到新华书店,只要口袋里有钱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学习。但时间一长,他也就不满足于此了,疯狂地萌生了想让大师给他指点一下画作的念头。
“任率英先生当时已是全国著名的工笔画家,在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工作,而我只是一个乡野小子,让他给我指点,我心里其实没有一点把握。”袁翔说。
但就是凭着这股执著和信念,他给住在北京的任率英先生写了一封信,并附上自己的画作。“其实当时真没抱多少希望的,任老年事已高又很忙,全国向他请教的人肯定很多,我这个乡下的毛头小子,他怎么可能抽时间无偿地给我指导呢?”袁翔说。
但事情就是那么出乎意料,他很快收到了任老的回信。任老不但对袁翔的画作进行指点,还寄给他一本自己新编的《怎样画刀马人物》,而且还鼓励他一定要多画。同时任老也在信里对袁翔说:“要成为一名画家,是一件很艰辛的事,要付出很多,如果没有做好吃苦的准备,就不可能有所成就……”任率英先生的回信给了少年袁翔莫大的信心,“吃苦我一点都不怕”。
高中毕业不久,袁翔通过全省招聘干部被招考录取,被分配到我市明溪文化站任站长。由于工作关系,他与文化方面的联系更密切了,同时对绘画的兴趣更加浓郁和强烈。其间,他又报名参加上海《新民晚报》和上海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人物画班学习,得到了系统的学习和提高。
在文化站工作的年月里,袁翔积累了一点工资,便萌生一个念头:到北京,到绘画大师身边去学习。他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嵊州到北京,那么远的路,既没有钱又没有熟人,怎么去?袁翔的父母也反对他去那么远的地方。然而,他却做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破釜沉舟辞掉工作,简单收拾一下行装,只身直奔北京。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远房亲戚施樟荣老师给他带来了希望,施老师介绍他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找吕如榆教授帮忙解决住宿的问题,还有同乡著名书法家李铁华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忙替他在长城饭店销售他的画,以画养画。他说:我永远不会忘记所有帮助过我的亲朋好友,心念旧恩要学会感恩!
到了北京后,袁翔终于敲响了任率英老师的家门。看到门外风尘仆仆的袁翔,任率英感动了。他毫不犹豫地留下了这个年轻人,并收他为弟子,袁翔的绘画生涯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不久,袁翔又有幸拜在著名工笔画大师潘絜兹先生门下,成为其入室弟子,潘先生是当代中国工笔画复兴的倡导者和旗手,在迟浩田将军等有识之士的支持下发起并成立了中国工笔画学会,并献出自家的四合院作为学会会所,当时著名画家刘大为、刘凌沧、林凡、何家英、冯大中、肖玉田、蒋采萍、刘文西、王天胜等先生都团结在潘老身边,为中国工笔画的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