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艺之才 生活为基
在黄泽镇,占地20多亩、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郑剑夫艺术馆建在山顶,可瞰视嵊州城,山水风光尽收眼底。
在市文创园,郑剑夫又购置500多平方米,与艺术馆一起,作为根木雕培训、创作和传承基地。
对文创园,他有着满心的期待,这里能成为各门类工艺大师展示传统技艺和艺术传承的一个平台。
梦回唐朝
传承,始终是郑剑夫心头的一个结。
他不喜欢别人叫他大师,而自称工匠。
他说,在手工业最鼎盛的时期,最杰出的大师都称为“匠”,无论是木匠还是铁匠,他们对自己专业的执著与精益求精,无人可比。行业传承讲究父传子、师传徒,传统而严谨。只可惜,如今在经济社会的潮流下,更多的人疲于生活,忙于赚钱,艺术被商品所替代,而从业者,更多的不过是手工的流水线,在构思一个作品时,最先想到的是如何取悦顾客,如何卖个高价,艺术性已经被抛至最后。
包括自己在内,什么时候能够真正摒弃心中杂念和世俗欲望,而以纯粹的心去创作一件作品,这样的时间并不多。
达摩面壁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悲哀。
但无论如何,只要有坚守的人,就是对传承的承诺。
几十年来,郑剑夫的徒弟已遍布全国,有的已是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对学生和徒弟,郑剑夫希望他们在雕刻事业的同时,更雕刻自己。如同手中的那段木头,未经雕刻,终不过是一段普通的木头,只有历经岁月的雕琢和人生经历、经验的洗礼,才能焕发夺目的光彩。
他对艺术的理解是,艺为眼,术为手。一个业者,一定要有开阔的思想、高远的眼光、深刻的修养,再加上深厚、精湛的技能,才能成就一门艺术。而百艺之才,生活为基,所有的艺术都只有深扎生活,来源基层,才能将艺术美感发挥到极致。从史称“雕圣”的艺术大师戴逵入剡隐居开始,到今天的嵊州,根雕从业人员已超过2000人,产值达数亿元,嵊州根雕也已在全体根雕艺人和政府的支持下而形成品牌效应,牢牢占据了在全国根艺界的重要地位。“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郑剑夫说,“我们要做的,是奉献最好的作品。”
书圣王羲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