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人物故事
【嵊州文创(第一期)】郑剑夫:潜心雕龙化神奇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记者 马丽萍 2017年10月11日10:29:00 

  百艺之才 生活为基

  在黄泽镇,占地20多亩、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郑剑夫艺术馆建在山顶,可瞰视嵊州城,山水风光尽收眼底。

  在市文创园,郑剑夫又购置500多平方米,与艺术馆一起,作为根木雕培训、创作和传承基地。

  对文创园,他有着满心的期待,这里能成为各门类工艺大师展示传统技艺和艺术传承的一个平台。

梦回唐朝

  传承,始终是郑剑夫心头的一个结。

  他不喜欢别人叫他大师,而自称工匠。

  他说,在手工业最鼎盛的时期,最杰出的大师都称为“匠”,无论是木匠还是铁匠,他们对自己专业的执著与精益求精,无人可比。行业传承讲究父传子、师传徒,传统而严谨。只可惜,如今在经济社会的潮流下,更多的人疲于生活,忙于赚钱,艺术被商品所替代,而从业者,更多的不过是手工的流水线,在构思一个作品时,最先想到的是如何取悦顾客,如何卖个高价,艺术性已经被抛至最后。

  包括自己在内,什么时候能够真正摒弃心中杂念和世俗欲望,而以纯粹的心去创作一件作品,这样的时间并不多。

达摩面壁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悲哀。

  但无论如何,只要有坚守的人,就是对传承的承诺。

  几十年来,郑剑夫的徒弟已遍布全国,有的已是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对学生和徒弟,郑剑夫希望他们在雕刻事业的同时,更雕刻自己。如同手中的那段木头,未经雕刻,终不过是一段普通的木头,只有历经岁月的雕琢和人生经历、经验的洗礼,才能焕发夺目的光彩。

  他对艺术的理解是,艺为眼,术为手。一个业者,一定要有开阔的思想、高远的眼光、深刻的修养,再加上深厚、精湛的技能,才能成就一门艺术。而百艺之才,生活为基,所有的艺术都只有深扎生活,来源基层,才能将艺术美感发挥到极致。从史称“雕圣”的艺术大师戴逵入剡隐居开始,到今天的嵊州,根雕从业人员已超过2000人,产值达数亿元,嵊州根雕也已在全体根雕艺人和政府的支持下而形成品牌效应,牢牢占据了在全国根艺界的重要地位。“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郑剑夫说,“我们要做的,是奉献最好的作品。”

书圣王羲之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