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人物故事
【嵊州文创】周建洪: 用雕刀诠释“工匠精神”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记者 尹畅晨 2017年10月24日10:28:23 

  【21世纪初。嵊州艺术村。】

  回忆是一道好菜,但不能天天吃。现在的周建洪,近知天命之年,但依旧踌躇满志。

  因为恋乡情结,在深圳待了十年光阴后,他回到了故乡嵊州。当时的嵊州根雕在郑剑夫等人的努力下,已异军突起,在工艺界形成一个独立体系。

  根雕是一门特别需要沉淀的艺术,醉心其间先要静心于方寸之间。作为根雕世家的后人,既怀揣着几代人积淀的雕刻情缘,也肩负着传承技艺的使命。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如何诠释工匠精神,这是一个新的命题。

  唯有“厚积”,方能“薄发”。

  他开始潜心钻研根雕艺术。搞根雕创作需要好的木材,对材质产地、纹理走向、软硬度等,都非常讲究。为了寻找合适的材料,他选择远行,经常沿着长江源头一路寻找,有时会为一块根材而欣喜若狂。

  一次,行至四川温江,他在市场内发现一个崖柏材料,古朴典雅,飘逸灵动,很适合雕刻仕女。上前询问,店老板回答是藏民在放牛时捡来的,要价800元。他一阵心跳,刚想掏钱,那人见他爱不释手,立马提价:1500元,不要拉倒。

  “树根埋在地下,灰头土脸、默默无闻,如果你发现了它的美,经过改造和雕琢,便成为了受人瞩目的艺术品,这就是根雕。”周建洪说,那种喜悦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让周建洪意料不到的是,这个崖柏仕女雕刻完成后,立马被一位广东客商看中,竟以10000元的价格欣然买下。

  那一刻,他心里有所触动。

  后来,周建洪便开始有意识地创作仕女,把自己的审美表达隐含在人体造型中,既体现东方诗意,又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

  结果与他的判断如出一辙。许多作品还没完工,便被客商预订,一些人还甚至打来电话要求他赶制一批仕女作品。

  “慢工出细活”,这对根雕艺术来说是最适合的速度;而一件作品从立意到创作构思,需要一段时间,有的需要半年甚至更长。但周建洪乐此不疲,经常废寝忘食地投入其中,《藏族少女》《沁玉凝香》等优秀作品在他手中层出不穷,并助力他赢得国家级和省级众多奖项。

  仕女作品,几乎成为周建洪的一个经典。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