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见证社会教育跨越发展

  家长心中的“安全与信任”

  十八大以来,我市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裕的同时,积极追求高尚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希望子女接受更高、更好教育的发展需求,这极大地促进了民办社会教育的快速发展。

  全市各地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一方面有效增加了教育服务供给,满足了学生家长对教育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这些培训机构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培训机构普遍小、散、乱,无证多于有证,培训教育人员参差不齐,很大部分不具备教学资质、教学质量达不到保障等。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培训机构存在或无视诸多安全管理隐患,这是广大学生家长普遍担心的问题。

  现今,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已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民办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前提和背景下,为确保民办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进一步规范社会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促进民办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健康发展,4月份起,我市按照“属地管理、分类整治、堵疏结合、安全有序”的原则,全面开展了社会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整治活动。

  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计摸排出培训机构324家,需整治292家(包括无证类226家,有照类66家),累计整治292家,实现整治完成率100%;无证类培训机构中,213家无证培训机构的举办者响应整治要求主动实现取缔;有培训机构存在的12个乡镇(街道)全部完成了整治任务。

  通过专项整治,培训机构小、散、乱的发展局面得到彻底扭转,办学场地、资金、师资和管理各方面实现了有效监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市民眼中的“严格与规范”

  这一场遍及全市、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整治活动开始之际,许多举办者观望大于行动,虽然他们也清醒地看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曾经在《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改决定通过后有过一丝预感,但始终有一些人“满足”于一个小小的车库就能办一个培训班,一间破旧凌乱的房间就能招生,几个人搭个班子、随便找个地方就可以开始培训,更不要说提供安全的教育场地、正规的师资队伍、严格的安保措施、规范的教育管理要求。

  但是,在广大市民眼中,轰然降临的这一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集中整治活动,却是“严格与规范”法治意识的普及,是依法办学规范的严格落实,是一次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浴火重生般的秩序重整。

  4月底、5月初,我市首先开展了网格化摸底工作,乡镇(街道)、学校双管齐下开展摸排和登记,特别是在全市中小学学生中开展校外参培的调查摸底,以及市民监督举报无证办学行为,分类梳理,统计汇总。

  6月2日,全市召开动员部署会,根据摸排出来的培训机构实际情况,我市出台了《嵊州市社会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行动方案》,确立了“规范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的工作目标:对有照培训机构,严格规范经营行为,确需扩大经营范围从事文化教育类等培训的,需向教体部门申请办学许可;对基本具备办学条件、无严重安全隐患且举办者有整改意愿的无证培训机构,实行限期整改,按程序申请办理审批手续;对办学条件差、安全隐患多、管理不规范且无法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办学条件的,联合执法依法予以取缔。

  6月份,全市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分类整治。印制下发4万多份《告家长书》向全市中小学生和家长告知了整治行动的相关信息;学校组织各班级统一开展了专项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不要到无证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嵊州电视台、《今日嵊州》、嵊州教育网、“嵊州发布”“嵊州教育体育”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体,及时公布全市培训机构整治信息,有计划、有步骤地跟踪报道,形成了良好的整治舆论环境。

  7月份,通过部门联动和协调配合,先后召开工作协调会、部署会、推进会,全面科学有序推进了社会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整治工作。三个多月时间,相关乡镇(街道)和部门开展联合执法50多次,出动人员430多人次,保障了整治过程的平稳有序。

  同时,明确审批条件,公开审批流程,市教体局做到前期初步踏勘和审批前现场踏勘评估两次上门,确保消防设计和消防竣工验收两次备案,严格房屋质量安全评估和教师资质齐备等要求,举办者依法办学意识不断增强。截至11月底,今年新批教育培训机构达98家,全市有证培训机构128家。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