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流感有新变化了 甲型H1N1流感比例上升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31日15:01:48 

  浙江在线1月3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唐梦霞 通讯员 严敏)记者从我省杭州、温州、台州疾控中心了解到,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检出比例上升,甚至有超过乙型流感。这意味着,流感疫苗的效果会更加显现。

  疾控中心给市民三条提醒:接种疫苗,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合理就诊。在生活细节方面,勤洗手;流感高发期少去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从杭州市疾控中心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年龄分布分析,2018年第1—3周,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的儿童,占65%左右。病原学监测显示,2018年以来,杭州流感病毒毒株以乙型流感(Yamagata株)为优势毒株,同时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检出比例呈上升趋势,2018年第3周乙型流感和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检出率已达1:1。

  温州、台州两地,甲流取代乙流成为目前高发的流感类型。

  温州市疾控中心1月23日发布消息称,今年1月以来,温州市流感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高于过去5年同期水平,流感处于季节性高发的峰值,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也达到往年高峰水平。其中,甲型H1N1为主要流行菌株。2018年第3周(1月15日-21日),甲型H1N1流感检出比例占65.31%,为主要流行菌株,乙型Yamagata菌株检出比例呈下降趋势。

  台州市疾控中心监测结果显示,近期,甲型H1N1型构成比逐渐增加,乙型Yamagata型比例逐渐下降。至2018年第3周,甲型H1N1占阳性标本的66.67%,已取代乙型Yamagata型成为当前流行的优势毒株。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手触摸口腔、鼻腔、眼睛等接触传播。流感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咳嗽,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儿童还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重症病例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休克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亡。

  甲流和乙流什么区别

  已知的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乙型和丙型。

  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可以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

  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免疫力相对较弱的老人和儿童更容易被感染,尤其儿童患病率较高,容易在学校及托幼机构等儿童聚集地方流行;

  丙型流感病毒较稳定,多为散发病例。

  流感疫苗:效果会更加显现

  目前使用的流感疫苗包含甲1、甲3和乙型V株3个组分,接种一次可预防三种型别的流感。也就是说,现在去接种流感疫苗还是有效的,根据监测结果,接下来随着乙型Y株的比例正在减少,流感接种的效果会更加显现,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措施。

  另外根据流感流行特征,每年往往有两个高峰,一个高峰为冬春季,另一个高峰则是夏季。现在接种流感疫苗,对于当前的流行高峰和接下来的夏季高峰都是有效果的。

  截至2017年底,杭州全市儿童流感疫苗接种5.2万剂次,成人流感接种6.1万剂次,2016年底杭州市人口约900万人,流感疫苗接种率约为1.3%

  气温和流感的关系

  杭州市既往全年均有流感活动,以冬春季高峰为主。气象部门预测本周起,全市气温会继续下降并将出现低温冰冻天气,持续低温有利于流感病毒的生存与传播。

  杭州疾控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目前我市流感高发,且主要影响15岁以下儿童。为了您家庭和孩子的健康,做好流感的预防刻不容缓。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手触摸口腔、鼻腔、眼睛等接触传播。孩子得了流感,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可达39℃-40℃,常伴有畏寒、咳嗽,还会出现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还可能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重症病例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亡。

  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顺利度过流感高发期,请您做到以下几点: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应该一年接种一次。有条件的家庭请为孩子和您自己以及家人接种流感疫苗。

  2.增强孩子的体质和免疫力,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防止受凉。

  3.做好家庭环境清洁和通风。居室经常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15分钟;天气好时勤晒衣被,保持家庭成员的个人卫生。

  4.流感流行季,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活动。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