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教育课堂
嵊州市2018上半年基于文学素养的小语90学分培训纪实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徐凌云 记者 钱宁儿 2018年06月11日11:31:00 

  二、主题实践:名校精品,教学自此切近高迈

  如何使教师培训不再是“过街雨”,而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的支持性平台呢?强化应用性、实践性的培训课程,充分发挥各种实践基地学校的研究、实验、示范、实习等多种基地功能的整合作用和整合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培训链之一。基于文学素养的小学语文90学分(中级)培训的主题实践,就选择在剡山小学、鹿山小学、城南小学、逸夫小学和爱德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等市区名校,分别进行“语文+童诗启蒙”“语文+文本极客”“语文+越韵古诗”“语文+游学唐诗”“语文+字若星辰”等五个主题的“语文+”实践。这些主题都是名校的拓展性精品课程,诸如,剡山徐萍老师以童诗习作课《字—画—诗》在浙江省赛课中荣获特等奖;城南小学的《越韵古诗》更是越走越远,荣获浙江精品课程、浙江省十佳社科普及项目,多次进央视展示,《浙江日报》《朝闻天下》《人民日报》等媒体争相报道。

  如何使名校精品课程惠及参训教师?项目负责人也做了精心设计,从课例实践,到辩课互动,再到点评提升,最后进行研修反思,可以说,从聚到融、从静到动、从训到研,集约性的主题实践使参训教师收益达到最大化。

  诸如,徐萍老师执教的拓展课程《童诗创作:字—画—诗》是2018浙江省习作赛课特等奖。徐萍老师通过“火眼金睛”和“奇思妙想”两个教学模块,让学生根据汉字的特质,抓住颜色、形状和声音的特点,创作了《丫》《串》《哈》等一首首儿童诗。课堂精彩纷呈,参训教师黄蓓在评课研课中说:“儿童诗歌的创作,要求从儿童的视角来捕捉信息、选择事物,融入儿童独有的情感与想象,从而再现、描绘儿童眼中独特的世界。徐萍老师的童诗课,用汉字来创作诗歌,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如果说《童诗创作:字—画—诗》,是享受诗歌的一份快乐,那张小洁老师《小学语文拓展课程实例分析》的点评式主讲更如一杯醇茶,值得一品再品。她从“整合、拓展、跨界”三个维度,介绍了小学语文拓展课程设计的基本规律,让参训教师受益匪浅。孩子,天然是一首诗;课堂本该诗意栖息。让儿童诗走进语文课堂,走进生活,走进每一个孩子的童年,剡山人一直在探索。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春色如诗、孩子如诗、教学也如诗,基于文学素养的小学语文90学分(中级)主题实践,让盎然的诗意倾校倾城!

  三、个性作业:最佳自我,培训自此彰显高异

  崔允漷教授指出:我们所设计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或者渠道,与教师所从事的真正专业服务其实是不匹配的。或者说,社会对教师应该提升哪些专业能力的认识,与实际上要求教师履行的专业职责其实是矛盾的。否则,不可能出现越是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支持的老师,参加专业发展活动的频率越低的情况。

  这一点,不仅学者、研究者要思考,一线培训的教育机构和教师更要思考、研究并加以改变。这次基于文学素养的小学语文90学分培训,项目负责人脑洞大开,为参训教师设计了四次作业来记录培训、检视成果:

  其一,《读最美专著·心得》——从《小说课》《小说是灵魂的逆光》两本书中任选一本,精读并完成1000字读后感。

  其二,《听最专专家讲座·后感》——在本轮理论培训中,请任选一位自己最喜欢的专家,结合其讲座内容,完成1000字听后感。

  其三,《悟最优导师导学·感怀》——在本轮实践培训中,请任选一位自己最喜欢的导师,结合主题实践,完成1000字导学感怀。

  其四,《写最真培训·感言》——在本轮培训中,总有些许让你有所获、有所思、有所疑。真言、真意、真识,均可入笔,唯有从善如流,才有善培如愿。

  不惟如此,本轮培训的作业,除选择上述传统型作业外,还可选择创新型的作业,即从上面四次作业中任选三次,题目自拟。可用“美篇”或“简书”等软件完成并发表作业。所有图片和文字须正能量(一定要有政治意识和担当意识),符合主流媒体宣传报道要求,导致文质、负面影响、违规违法等,责任自负。

  “培训使人富有,文学使人高贵。”参训教师如是说。这话也说出了基于文学素养的小学语文90学分培训的初心。

首页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