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网红配方“葱白水”成宝宝“防感冒”神器?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31日14:57:41 

专家提醒:感冒要区分类别 葱白水对风寒感冒有效

  浙江在线-健康网10月3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雨笛 通讯员 王雪飞) 一年四季,最怕秋季!最近这早晚冷、中午热的天气,让不少家长如临大敌,因为变幻莫测的气温让感冒又“流行”了起来。

  怎样才能让孩子免遭感冒的“毒手”呢?

  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防感冒妙招:葱白水。将红枣、大葱、生姜、洋葱切片后放入锅中,倒入清水,大火煮开后继续煮30分钟,让宝宝喝下,便可以有效预防感冒。

  记者在网上输入“葱白水”,发现有许多宝妈都将它视作“育儿神器”,不仅能防感冒,还能治鼻塞、头疼、流鼻涕,关键是小月龄的宝宝也能用。

  所以,这样的“网红配方”真的有效吗?记者为此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吴芳医生。

  吴芳医生表示,从中医角度来说,感冒通常分为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通俗说就是我们常说的着凉感冒。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

  而“网红”葱白水,实际上只对早期的风寒感冒有用!假如孩子患上的是风热感冒,乱用葱白水只会“火上浇油”,加重孩子的上火症状。

  因此,根据症状分清孩子的感冒类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分钟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看鼻涕

  当孩子感冒时,一般都会流鼻涕的,如果是流着清鼻涕,说明一般是风寒感冒;

  如果鼻涕比较浓,还有些发黄,说明是风热感冒了。

  看痰的颜色

  一般感冒咳嗽都有痰,若孩子的痰是比较稀白的,说明是风寒感冒;

  若咳嗽有浓痰,比较黄稠,说明很可能是风热感冒导致的。

  看嗓子疼

  一般来说,风寒感冒嗓子不会疼,只是干咳,但没有红肿等情况;

  如果是嗓子比较疼,有红肿、咽东西疼的情况,就说明是风热感冒了。

  看是否口干

  如果感冒了口不干,说明是风寒感冒;

  如果口干舌燥的,孩子总想喝水,总觉得口渴,说明是风热感冒了。

  看怕冷的程度

  一般来说,风寒感冒会比较明显的怕冷,体温升高

  而风热感冒怕冷没有那么明显,或者不会怕冷。但是小孩表现不出来,要多注意观察他是否打寒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小儿秋冬感冒呢?“增强孩子免疫力,最主要的还是要在起居饮食穿衣上做文章。”吴芳医生说。

  1.穿衣及时增减,别把孩子当“粽子”。

  秋冬季节,早晚气温比中午要低,不少家长早上给孩子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到了中午却不知道及时脱掉,导致孩子出汗捂在里面,冷风一吹,反而更容易受凉。

  “想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吴芳医生表示,没有必要给孩子穿的过多,其实,通过几个小细节就可以来判断孩子穿的够不够:

  摸颈背部:可以将手掌从孩子后衣领伸入,摸宝宝的后颈和背心处,感觉皮肤温暖干燥,表示穿衣合适;如果潮湿有汗,说明穿多了,应该减少衣物;如果感觉寒凉,就要及时添衣。测试时,要注意大人的手掌应温暖干燥,以免对宝宝造成刺激。

  摸锁骨:如果锁骨上窝处是温热干燥的,说明衣服穿得刚刚好。反之则是衣服穿的少,应及时的给孩子加衣服。

  最流行的洋葱穿衣法,妈妈可以学起来!

  给宝贝穿衣,妈妈们可以采用一种“洋葱穿衣法”,像洋葱一样层层穿搭,层层叠加:

  内层穿排汗功能良好的衣物;中层衣物保暖;最外层防水防风,应付天气变化。

  上身可以这样穿:棉质贴身内衣+针织毛衣+保暖背心/马甲+羽绒或者棉袄外套(1岁以下的宝宝可以考虑连体羽绒服,活动或室内时可脱掉外套)。

  下身可以这样穿:秋裤+棉裤/羽绒裤(特别冷的寒冬,棉裤或羽绒裤里可以再加毛线裤)

  这样穿衣,一是足够温暖,二是方便穿脱,可以根据需求增减,在寒冷的户外和空调房之间自由切换毫无压力。

  (不同类型衣服能增加的身体温度,26℃是孩子最舒适的穿衣温度)

  2.注意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3.在生活上注意,规律生活、适量运动,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合理膳食,荤素搭配;保持孩子愉悦的心情。

  预防感冒怎么做?记住“四大手法”

  开天门。天门,也叫攒竹,或是天庭,也就是两眉中点到前发际的那条直线,用两手拇指沿着这条直线交替推100次就可以了。

  推坎宫。这也是在眉眼位置做文章,从眉心到两侧眉稍所成的横线就叫坎宫。具体推法为:用两拇指指腹从眉心向两侧眉梢分向快速推动100次。

  揉太阳。两眉后凹陷处为太阳穴,可用两拇指或中指指尖在眉后凹陷处揉动100次。

  揉耳后高骨。这种手法是用两个拇指或两个中指指尖在耳后乳突(隆起的高骨)下方的凹陷处按揉50次。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