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精神 建设美丽东楼
编者按:以往鉴来,“五星3A”不断升级;百尺竿头,剡溪大地精品层出。2018年以来,全市上下统一思想、众志成城,在借鉴第一批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第二批创建村呈现出规划科学、整合高效、投入集中、特色鲜明等特点,涌现出了一批“贵门第一支部”“黄泽味道”等一系列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推动了全市面上“富裕、美丽、和谐、文明”的新农村建设。本网今起发布一组典型报道,敬请关注。 |
84年前,中共楼村党支部成立,这是我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如今,在这片“红旗不倒”的红土地上,美丽乡村畅想曲正在奏响。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东楼村党支部传承红色精神,建设美丽乡村。
2018年6月29日,我市在贵门乡东楼村举行中共嵊州农村第一党支部揭牌仪式。(资料图)
辗转寻找“前世今生”
翻开《嵊县志》,有一页是专门介绍中共楼村党支部成立过程的。1935年春天,以楼其岩、楼琴岩为代表的革命先辈,在当时的楼村成立了中共楼村党支部,带动当地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村民。
为传承革命精神,深入挖掘红色景点,在贵门乡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东楼村党支部从两年前就开始着手资料查找和搜集工作。由于行政区域调整,地处东阳交界的东楼村曾一度归属于东阳管辖,第一支部的资料散乱,相关知情人稀少。面对重重困难,村党支部书记楼志良、老党员楼志余等几位党员,经市党史办牵线联系,先后多次赴东阳党史办、东阳档案馆查找资料,并多次拜访本村103岁的老寿星了解当时情况。几经辗转,终于在磐安县九和乡找到了线索。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楼志良、楼志余等几位党员先后往返东阳、磐安等地20多次,搜集了第一支部的许多历史文献资料,基本理清了第一支部的“前世今生”。
红色精神建设美丽家园
在第一支部资料查找基本完成的基础上,村党支部便着手第一支部陈列馆的建设。
第一支部原所在地有老房子17间,现在是村民的房屋,有的是闲置仓库,部分已经破损,需要向村民租用。在市区工作的党员楼仙梁,获悉村党支部要建第一支部陈列馆,主动带头搬离了2间世居房内的物品。经党支部动员,其他几位村民也很快腾空了房子。
在市新农办、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东楼村根据总体设计方案,正式启动第一支部陈列馆修缮工作。为节省资金,利用主题党日活动的机会,30多名党员先后4次参与搬物件、打扫卫生等修缮工作。老党员楼志其带头向陈列馆捐献了老式皮箱、椅子、桌子等物件,村民楼文生也自愿捐赠了纺车、蓑衣等物品。据统计,20多位村民向陈列馆自发捐赠了50多件物品。
第一支部陈列馆的修缮,极大激发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美丽家园建设的热情。村两委会以“五星达标”村创建为契机,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入村口,修缮清理支部后院池塘,打造支部示范路,实现了村庄环境面貌的美丽蜕变。老党员郑斐棠说,大家把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的热情,转化成了建设美丽家园的动力。
红色教育助推乡村振兴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精心打造,2018年6月29日,来自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党史办、贵门乡等的100多位党员,在东楼村共同见证了“中共嵊州市农村第一支部”的揭牌。
10月1日,60多名党员干部、少先队员齐聚东楼村,举行陈列馆第一次国庆升旗仪式,随后大家参观了陈列馆。经各级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东楼村成为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来自各地的单位、企业党员干部、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群众,纷纷来到陈列馆参观,了解第一支部先烈历史,感受先烈风采。楼志良告诉记者,在5个多月时间里,陈列馆先后接待了上海、舟山、桐乡等地游客3000多人次。
根据党员干部的建议,村党支部集思广益,提出要开发第一支部红色旅游纪念品,一方面用于陈列馆的日常维护,另一方面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借助红色教育基地助推乡村振兴。现在第一批红色旅游纪念品已到位,开始摆放在陈列馆内。
为进一步打响第一支部的品牌,东楼村两委会正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红色教育基地,并继续向村民租用房子,扩大陈列馆,发展红色经济,实现富民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