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艇湖城市公园,四季花海铺陈出草长莺飞、林木参天、七彩旖旎、玉树琼枝的四时美景,犹如在画卷中行走。这里也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这里是滞洪区,别看现在这么漂亮,以前几乎年年发大水,村民吃尽了苦头。”每天吃过晚饭,家住蒋林头的村民陈潇铌都要去村边的这个公园散散步。
剡溪是我市的母亲河,也是绍兴第一大河曹娥江的上游段。河道蜿蜒曲折,沿岸风光秀美。城因水而美,却也因水而困,由于下泄不畅,饱受洪水侵袭之苦。
“诗画剡溪”(资料图)
如何下好“水利”这颗棋子,盘活城市发展这盘大棋,不仅是治水面临的一道必答题,更是彰显我市水文化的一道附加题。2012年,我市启动实施曹娥江综合治理工程,而艇湖城市公园、诗画剡溪、美妙三公里滨江公园三大民生工程最为大家称道。
“把水利作为重大民生和发展之首,开拓‘水利+’生态综合治理创新之路,不仅让河道脱胎换骨,更要让美丽河湖多一份人水相亲的独特韵味。”市水利局局长马鸣表示。
艇湖城市公园位于剡溪下游,澄潭江、新昌江、长乐江、黄泽江四江汇聚于此,形成历史上实质性的滞洪区。“‘湛头下林蒋家埠,吃在肚里好算数’是村里流传的一句俗语,每年的粮食是否能丰收,还要看老天的脸色。”陈潇铌介绍,因为生活在滞洪区,家里几乎每年都要遭受洪水之害。“2018年雨季洪水来了,我们家门前10级台阶,洪水上升到7级,地势低的人家一楼都被淹了。”为此,在周边几个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竹排、小船,用于洪水来临时人员和物品的转移。
徐灿法 摄
2015年,我市投资15亿元开始规划建设湛头滞洪区·艇湖城市公园项目,其中13亿元用于滞洪区改造,2亿元用于景观提升工程。通过湛头滞洪区改造工程,开挖库区面积2.2平方公里,总库容达到3800万方,调节库容2790万方,增加18米高程以下库容200万方,同时通过新建加固堤防、堵坝、水闸等设施,防洪能力明显提升。去年9月28日,总面积4.8平方公里的艇湖城市公园正式开园,其中水域面积约占西湖水域面积的一半,成为我市最大的综合性市民公园。
“去年台风‘利奇马’来袭,家里没事,以前逃生用的竹排,现在都成了纪念品。”在陈潇铌看来,湛头滞洪区·艇湖城市公园项目不仅起到了防洪效果,更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休闲锻炼的好去处,整个村子环境也变得更好了。
2015年,我市启动建设“诗画剡溪”项目,依托剡溪山水人文资源,打造风开湖山、清风诗韵、溪行花海等精品节点,途经三界镇、仙岩镇、剡湖街道、浦口街道,实现了“水利、旅游、景观、生态、文化”五位一体的功能融合。
“以前,这里钓上来的鱼有股柴油味,整治后就大不一样了,很新鲜。”今年78岁的三界镇嶀浦村村民王幼走感慨,项目启动后,上游及附近挖砂场、制砖厂等对水环境污染严重的工厂相继被关停整治,取而代之的是结合当地历史文化修建的清风诗韵、嶀浦望月、谢灵运垂钓处、太白井等特色景观,吸引了游客不断前来。
“美妙三公里”(资料图)
水在城中,城因水兴。城南新区作为嵊新融合发展的核心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水系资源,在开发建设中尤其注重以水为魂的理念。“美妙三公里”滨江公园的建设,不仅承担了城南防洪和生态廊道的功能,又与城市建设、市政道路等紧密结合,是“水”与“城”融为一体的佳作。
“这里以前是一条大坝,乱堆乱放现象非常严重,后来结合城中村改造修建了这片景观带,我们也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家住江南社区的王小凤因为拆迁改造搬离了曾经的“城中村”,有空时,常常会约原来的老邻居一起来跳舞唱歌,“我从家里骑车过来要半个多小时,就因为这里环境特别好,也不觉得远、不觉得累。”
“水”带给城市的变化不言而喻。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水兴城、以水化文、以水促旅,全面推进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景观带等建设,把各类山水文化资源连点成线、串线成片,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并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打造“三生有幸”美丽嵊州升级版,生动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嵊州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