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鼻钱(一种铜贝币),因形如蚂蚁之鼻而得名,是秦始皇统一货币前,与刀币、布(铲)币、圜币并存的一种异形货币。蚁鼻钱的形状上宽下窄,背平面凸。这种造型虽有别于贝壳,但形状并未完全从贝壳中摆脱出来。蚁鼻钱的正面有阴文,常见的有“咒”字,也有极为少数的“君”“圻” “紊” “金”“行”“忻”“匐”“贝”“三”等近十种面文,文字的意义虽然不明,却是铜贝币从无文到有文的一个跨跃。
蚁鼻钱多出土于湖北、湖南、江苏、豫西、鲁南等楚地,故亦称楚铜贝,传世品甚少。因其长期埋于地下,通体锈绿深入骨胎,后人难以仿造。也有藏于封闭的缸(罐)内出土的,未曾入锈,品相极佳。蚁鼻钱一般高约1.8厘米,重多数在2.5克左右,个体特别小,被钱币收藏界嬉称为“小不拉子”。
蚁鼻钱的别称很多,有鬼脸钱、骷髅牌、瓜子金、拉拉子等,均指个小的意思。有趣的是,在上海方言中普遍把小孩和无权无势的平头百姓也昵称为小不拉子。这种称呼与蚁鼻钱的别称“拉拉子”是否有关联?着实让人产生联想。
(此件由市收藏协会会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