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长乐镇的周丹家庭农场,近日迎来了春耕备耕的繁忙时节。回乡务农第五年的周丹,今年在农场规划和生产方式上有了全新的布局和突破。
走进农场,只见十多名工人正在大棚内为五月上市的水果玉米进行育苗,现场一片忙碌景象。
水果玉米作为近年来市场的新宠,因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周丹家庭农场今年种植了约60亩水果玉米,虽然错过了五一上市的第一批玉米,但他们正紧锣密鼓地准备五月中下旬的第二批上市。周丹表示:“今年我们在大棚里进行了大规模的育苗工作,玉米种植面积比往年增加了不少。为了赶上进度,每天都有十多名村民在大棚里忙碌。”
除了水果玉米,周丹家庭农场今年还大幅增加了水稻种植面积。去年,农场首次尝试水稻育秧并取得了满意的成果,今年他们决定进一步扩大规模。为此,农场不仅改造了旧大棚,换上了全新的八米大棚,还引进了育秧流水线和专家团队,投入资金已超过百万元。周丹坦言:“现代化设施和科技的结合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机械化和科技化的投入虽然大,但在五年内就能看到明显的效益。现在人工成本高,机械化操作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降低成本。”
在农场里,翻耕机正在进行第三次翻土作业,机械化操作已成为这里的常态。得益于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周丹家庭农场的早稻种植面积从去年的600多亩增加到了今年的1200亩,总承包面积达到了2000多亩。
为了更好地服务周边农户,周丹家庭农场去年还建立了长乐镇农事服务中心,今年开始全面采用自主育秧和插秧模式。他们不仅管理好自己的农田,还为周边农户提供育秧和插秧服务,助力春耕备耕工作。
周丹家庭农场的成功经验,展示了现代化农业的巨大潜力。通过机械化、科技化的手段,传统农业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也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未来,周丹家庭农场将继续探索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