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小麦收割的繁忙时节,在黄泽镇溪北村杨柳岛旱改水田野里,收割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今年在这片旱改区域里,第一年试种了小麦,亩产达350公斤左右,达到了期望值!”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金黄色麦浪,黄泽镇溪北村党总支书记唐海江难掩兴奋之情。
这片承载丰收喜悦的106亩农田,位于黄泽镇后枣园自然村,紧邻黄泽江。回溯其历史,20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改造黄泽江,筑起大堤后,江面缩小、河道变深,江堤旁形成大片沙滩,因周边杨柳树众多,得名“杨柳岛”。然而,每遇雨水丰盛之年,这里常遭洪水侵袭。2000年前后,滩涂被征用开采黄沙,此后,杨柳岛生态遭受破坏,低洼水塘遍布,鹅卵石裸露,杂草丛生。
近年来,在上级政府资金扶持与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杨柳岛开启全面旱改水工程。低洼处被填平,鹅卵石被清理,大量泥土填充后,荒芜沙洲逐渐向良田蜕变。尽管靠近黄泽江,但因地势较高无法直接引水灌溉,当地依靠抽水机保障农田用水。
为实现旱涝保收,去年10月,溪北村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新建蓄水池,并清理农田杂石。随后,村里在这片改造后的田野上首次试种小麦,还聘请经验丰富的种植人员精心管理。历经数月耕耘,去年11月种下的小麦迎来丰收,不仅为“一年两茬”种植模式奠定基础,更让昔日荒芜的沙洲,化作稻麦满畈、粮食满仓的希望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