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今日嵊州 | 数 字 报 | 嵊州专题 | 国内新闻 | 浙江网闻 | 
时政经济 -- 社会文化 -- 国内新闻 -- 嵊州专题 -- 数字报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社会文化
沙洲变粮仓 旱改水麦田首获丰收
来源: 作者:特约记者 袁占正 2025年05月27日10:12:01 

  当前正值小麦收割的繁忙时节,在黄泽镇溪北村杨柳岛旱改水田野里,收割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今年在这片旱改区域里,第一年试种了小麦,亩产达350公斤左右,达到了期望值!”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金黄色麦浪,黄泽镇溪北村党总支书记唐海江难掩兴奋之情。

  这片承载丰收喜悦的106亩农田,位于黄泽镇后枣园自然村,紧邻黄泽江。回溯其历史,20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改造黄泽江,筑起大堤后,江面缩小、河道变深,江堤旁形成大片沙滩,因周边杨柳树众多,得名“杨柳岛”。然而,每遇雨水丰盛之年,这里常遭洪水侵袭。2000年前后,滩涂被征用开采黄沙,此后,杨柳岛生态遭受破坏,低洼水塘遍布,鹅卵石裸露,杂草丛生。

  近年来,在上级政府资金扶持与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杨柳岛开启全面旱改水工程。低洼处被填平,鹅卵石被清理,大量泥土填充后,荒芜沙洲逐渐向良田蜕变。尽管靠近黄泽江,但因地势较高无法直接引水灌溉,当地依靠抽水机保障农田用水。

  为实现旱涝保收,去年10月,溪北村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新建蓄水池,并清理农田杂石。随后,村里在这片改造后的田野上首次试种小麦,还聘请经验丰富的种植人员精心管理。历经数月耕耘,去年11月种下的小麦迎来丰收,不仅为“一年两茬”种植模式奠定基础,更让昔日荒芜的沙洲,化作稻麦满畈、粮食满仓的希望田野。

编辑:俞露莎
嵊州发布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爱嵊州》APP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专题推荐
· 【专题】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专题】一步一履总关情
· 【专题】瞬间·嵊州
· 【专题】达人看热点
· 【专题】聚焦2025年全国两会
· 【专题】探索“产城人文” 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子
· 【专题】网络中国节·元宵
· 【专题】网络中国节·春节
· 【专题】聚焦2025浙江省两会
时政经济
社会文化
国内要闻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