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新闻网>>专题频道>>陈唐飞文集
第 二 十 五 章
来源: 嵊州新闻网  作者: 陈唐飞   2010年02月04日09:09:21  
  • 字号:  
  •  
        武昌起义的爆发,使清政府浙江巡抚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这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那次皖浙起义说起。徐锡麟、秋瑾组织和领导的皖浙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对清朝政府是个很大的打击,使他们感到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尤其是秋瑾在绍兴的大通学堂组织成立的光复军,声势浩大,势不可挡。秋瑾被捕并且杀害以后,与秋瑾一起并肩战斗的竺绍康、王金发、张伯歧、谢飞麟、尹氏姐妹等革命志士誓死为秋瑾报仇,把绍兴闹得天翻地覆。浙江巡抚增韫认为自己作为朝廷的命官,没有很好的守土一方,罪责难逃。没有等朝廷说话,他就自己把过失都揽了过来,归在自己身上,并且由引咎自责变为引咎辞职,不干了。

    增韫辞职后,清政府任命张曾易为浙江巡抚。可这张曾易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面对增韫留给他的这副烂摊子,很不情愿来怎么收拾。他知道增韫是京城的旗人,清朝时候的八旗弟子谁敢与他们比。由于他不愿意干给增韫擦屁股的事儿,就对上任后查办徐、秋案件的工作很不得力。他总是抱着消极的态度,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朝廷几次派人催他,他总是以官场中许多人都心有余悸,怕革命党人背后使暗枪为推托,作借口,办案工作一推再推,一拖再拖,致使这一重要案件,不仅没有对革命党严厉惩办,一网打尽,反而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最后就这么稀里糊涂,不了了之。朝廷很快下了圣旨,把张曾易这个浙江巡抚免去职务。当时对他的结论是说他口硬手软,不办实事,停职反省,以观后效。

    张曾易被免职后,浙江巡抚的位置就一直空着。这时的增韫在暗中窃喜。他喜的是浙江巡抚非他莫属,除了他,选不出第二个人来。不信,可以以张曾易为证,他不是只干了几个月,就被免职了吗!可是增韫非常狡猾,他自己先不去开口,他知道,自己一旦先开口,别人就会认为,这是他去讨来的,我增某人从来不干这种跑官要官的事。他要等朝廷来请他。果然,没过多久,革命党人的武昌起义暴发了,并且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这把朝廷急得不得安宁,为了让浙江巡抚这个位置尽快有人去,朝廷只有派人去找增韫,请他出山,第二次赴浙江任巡抚。增韫就这样又一次来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好地方任浙江巡抚。这时的增韫虽然息了这么多年,可是身上的缺点毛病一点儿都没有改,照样生活糜烂,腐化堕落。并且职务不长脾气长,比以前更加骄横跋扈、桀骜不驯。

    一大早,增韫春风得意地来到灵隐寺烧高香。

    灵隐寺在西湖西北,背靠北高峰,面对飞来峰,又名云林禅寺。初建于东晋咸和年间,相传为印度僧人慧理来中国时所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高三十三点六米,殿内供有一尊高十九点六米、用香樟木雕成的释迦牟尼像。殿前有两座八色九层石塔,建于宋建隆元年。天王殿前有两座石经幢,建于宋开宝二年。飞来峰多洞壑峭壁,有青林洞、玉乳洞、龙泓洞、射旭洞等,岩壁上有五代、宋、元时的石刻造像三百八十余尊。

    增韫仿佛成了个虔诚的信徒。他不但在香樟木雕成的释迦牟尼像前恭敬而有诚意的叩头跪拜,而且在三百八十余尊石刻像前也是这样,一尊一尊地叩头,一尊一尊地跪拜……这一大套烧高香结束后,增韫又到半山腰的翠微亭。这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为纪念岳飞而建的,取岳飞《登池州翠微亭》诗中“翠微”两字为名。增韫站在亭中俯瞰西湖。想到历代文人对西湖的美丽风光留下了不少诗篇,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最为后人传诵,最恰当不过地描绘了西湖的秀丽景色,增韫不禁感慨万千。在他过去任浙江巡抚的这么多年里,灵隐寺的菩萨年年都要来拜的,西湖的美丽景色经常要来欣赏的,可唯有今天,他别有一番滋味,既有点恋恋不舍、也有点流连忘返。

    别人猜不透此时此刻增韫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或许他是把自己当作佛祖在发慈悲,怜悯这美丽的景色,古老的建筑将要遭受炮火的洗礼,炮弹是不长眼睛的,一颗炮弹下来,今天的一切美好,明天都会烟灰流逝,消失殆尽,成为记忆;或许他在大自然面前,看到自己的渺小,西湖的水,汇入钱塘江,浩浩荡荡,冥冥之中的自我,却前途渺茫,灵隐寺里的和尚撞响的钟声,传到耳朵里,感觉是在为自己敲响丧钟。

    “巡抚大人,你还在这里,我们等你好长时间了。”杭州知府英霖,绍兴知府程赞清,以及几位知县,一路寻来找增韫,终于在灵隐寺前面的半山腰见到了他。

    对增韫来说,这几位知府知县都是他的老部下了,过去关系不错,这次再任浙江巡抚,都得依靠他们的,尤其是杭州知府英霖是个满人,那等于是皇亲国戚,加上这人又很能干,在杭州的任职时间也长,是增韫完全可信赖的。现在听到是他在叫,增韫就从半山腰下来,问:“你们有事吗?”

    英霖:“事是没什么事,只是你在外面时间长了,怕不安全。”

    增韫:“姜太公稳坐钓鱼台,没什么好怕的。”他说着,看见了一旁的绍兴知府程赞清,说:“你也来了。”

    程赞清恭敬地:“我和外地的几位知县,都是刚到的。巡抚大人,我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将要发生战争,人心惶惶,动荡不安,有的殷实之家已经携老带幼逃避乡间,也有的已经雇好船只以备不测。在这种情况下,我从巡抚大人的安全着想,是否也离开几天,到我们绍兴去……”

    程赞清的一套拍马屁话,本来是为了讨好增韫而说的,没想到马屁拍到大腿上,起了反作用,增韫听了很不高兴,一脚踢出来。

    “什么?你想要我离开?这种话是你说的吗?”增韫板着面孔:“你这个绍兴知府这几年是怎么过来的,怎么一点长进都没有啊?我告诉你,我在这里就是要起一个稳定作用,稳定人心的作用。你懂吗?外面越是乱哄哄的,我越要稳坐钓鱼台。我告诉你,也告诉你们大家,谁都一样,在这样的时候,每一个知府知县都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如果有人丢下自己的位子而去躲命,那到时候要丢掉的不是你那顶帽子,而是帽子下面的脑袋,我希望你们好好重温一下,我过去讲过的脑袋搬家的理论。”

    程赞清没想到自己的拍马屁会这么不成功,但是他还不死心,又继续献媚地:“巡抚大人不能离开,巡抚大人不会离开,是我们的表率。”他又靠近说:“我还给你带来了女人。”

    增韫以与刚才截然不同的态度:“是吗,你们绍兴府下面有的是西施美女,你心里替我想着,不错。”

    程赞清:“这个叫阿禾,不是西施赛过西施……”

    英霖:“巡抚署里不是有一大群女的吗,你怎么又送这个。”

    程赞清:“我总不能空着手来,巡抚大人喜欢的就是这个。”他的心里现在觉得很轻松,再也没有马屁拍不好的压力了。他也总结出一条经验,对巡抚大人这样的上级,投其所好,是最好的马屁。

    增韫:“英霖啊,你说得没错,巡抚署里是有一大群,可你不想想那是什么时候的东西,我还能用吗?再说了,那女人就像我的衣服,穿在身上只有一件,可箱子里、柜子里总得藏几件,可以换着穿。”

    英霖:“你是巡抚大人,女人的事,是你的私事,我什么都不知道。今天我主要是向你汇报我们的兵力及部署情况。”

    增韫:“这是当务之急,很重要,你汇报很及时,说吧。”

    英霖:“朝廷为了加强江南防护,给我们增调了军队,已派姜桂题统率十二个营,在半月内全部驰往浙江。又派北洋旧军官杨善德任浙江混成协协统,严密监视军队中的思想动态。因此,目前我们浙江的兵力是原来的部队里增添了新的活力,变得更强了。还派来了新的部队又强上加强。有将军统率,直属朝廷的旗营,有抚署领导的10个巡防营,还有我们自己组织的新军。”

    增韫:“我主要有直属朝廷的旗营,和抚署直接领导的巡防营就足够了。那些所谓的新军,我还不放心,谁知靠得住靠不住,都把他们放在外围先挨打。”

    英霖:“我也是这么做的。我已经把驻在笕桥、萧山、宁波的旗营都火速调回来,驻在城隍山、梅登高桥,城站这一带。新军即使放弃也无碍大局,我得到消息,新军里那个团长朱瑞怕打仗,回家办丧事去了。”

    增韫:“就是嘛,这些没有用的,还不是走了好。还有那件大事办得怎样了?”

    英霖:“办好了。就是那小子要价越来越高,多花了很多钱。”

    增韫:“值!这件事作用大,多花钱,值!凭我的经验,我可以肯定真正敢来攻打杭州的就是那年参与皖浙起义光复军,而光复军里又真正敢来攻打的就是几个嵊县强盗。别的人都不会来,也不敢来,什么同盟会、光复会,那都是些耍嘴皮子的饭桶,只有那几个嵊县强盗才是我们真正的对手。”

    程赞清一听到“嵊县强盗”,马上显得慌张:“巡抚大人,你说的嵊县强盗,又是那个王金发、竺绍康、张伯歧他们吗?”

    增韫:“是啊,是他们。不过你不要慌,这次他们要来,不是你们绍兴那个时候了。这次如果来,那是来以卵击石。他们当中的竺绍康已经死了。王金发,我已经有了比他下手还狠的办法。不管王金发是个多么硬的硬汉,他总不能对他的妻子、女儿开炮吧?人都有七情六欲,王金发是过不了这一关的。只要他心一软,一犹豫,我们就抢先一步,包围了张伯歧。”他说着,做了个十拿九稳的手势:“哈哈哈,怎么样?”

    英霖、程赞清:“好好好,真是棋高一着,必能旗开得胜。”

    增韫:“我现在真希望他们早点来,早点来攻打。对于目前这样没有动静的耗时间,我真是耗不起,我没有那么多耐心来陪他们。这样消磨时间,容易使人松懈斗志,麻痹大意,放松警惕!”

    增韫说话时,天空中灰蒙蒙的,像是沙尘、浮土,遮挡住他的视线,这是老天有意安排的吗?使增韫看不清自己的前途了。

     

    张伯歧一遍又一遍找王金发谈心,一次又一次做他的思想工作:“金发,你一定要认清目前的形势,必须以大局为重,想开点,振作起精神来,把光复杭州的仗打好。”

    王金发遭受了如此巨大的打击,几乎是被击跨了。说真的,这事对王金发的打击实在是太大太大了。他除了对妻子女儿有很深的感情这一方面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王金发他也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是个只能赢不能输、一个输不起的人。他知道绑架他妻子女儿的人就是汪公权,这个汪公权就是他秘密联络站的人,是内部的人出问题,而受害人正是自己,他恨自己这个站长是怎么当的,连个内部的叛徒都看不出来,连自己的妻子女儿都保护不了,他真是觉得抬不起头,见不了人,他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妻子女儿,还不如一枪把自己打死算了。王金发一个劲地摇摇头:“我这人活着都没意思了。”

    张伯歧:“你可不能这样想。你妻子女儿被绑架,我们都很同情你,他们母女俩最后的结果怎么样,我们还不知道,你怎么能这么想呢,你连自己都不活了,那怎么去救你的妻子女儿啊,你说出这种话,一点都不像金发龙头了。”

    王金发:“我恨我自己,说说气话的。我当然不想死,我一定要找到我妻子女儿,亲手把汪公权这个叛徒除掉,我现在就去找去。”

    张伯歧:“你又急了,又急了。光复杭州这么大的事摆在你面前,你能先去找叛徒吗?现在两件事明摆着,一件是光复杭州,一件是为你妻子女儿去除叛徒,也就是一是公,一是私,孰轻孰重,你自己去掂量掂量吧。你连这么个关系都搞不清楚,你还是金发龙头吗?”

    王金发:“光复杭州有你和尹锐志担任敢死队长就够了,光复上海不就是你们两个这么干的吗?我就算了,还是让我去办我的事情算了。”

    张伯歧:“屁话!你是故意说说的,还是真的这么想的?王金发,我告诉你,你如果连光复杭州的战斗都不想参加了,那你就真不是个东西了。”

    王金发找找头皮,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

    张伯歧:“自从你当年组织乌带党,又到日本去留学,这些都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反清灭洋、复兴中华的大事吗。现在这个时刻就要到来了,这个目的就要实现了,你倒打起退堂鼓来了,你这样,对得起秋瑾大姐,对得起绍康大哥吗?”

    王金发一想起秋瑾大姐、绍康大哥,心里有了触动,感到悲伤,眼泪汩汩往下流。说:“想想自己这一辈子,十几年了,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一天吗?秋瑾大姐是为什么死的,绍康兄是为什么死的,他们死了,我们活着的人,应该去干他们未完成的事业。我妻子女儿是我个人的事,个人的事最大也是小事,而反清灭洋、推翻清王朝是全中国的事,国家的事最小也是大事,我要继承秋大姐和绍康兄的遗志,为国家为人民甘愿献出我的一切!”

    张伯歧:“在这个时候,大敌当前,大战在即,我们个人的生命已经不属于自己了!”

    王金发:“伯歧,你是敢死队长,早点下命令,我们早动手。”

    张伯歧:“不行,不能着急。绍康大哥给我讲过,这个时候着急的不是我们,是浙江巡抚,他们害怕我们去攻他们,又希望我们早点去攻,所以他们惶惶不可终日。我们就是要让他们不得安宁,跟他们耗时间,拼耐力。再加上我们从各地调集的兵力还没到,到了以后还要作战前突击训练,哪能早动手呢!这次光复杭州,好就好在陈其美不得不支持我们,我们的武器弹药不成问题了,钱也有了。喂,以后你不许叫我队长队长的,你也是不是队长的队长,我们之间不能分这个……”

    王金发:“我只要你分给我任务,我保证完成。”

    张伯歧:“你的任务,绍康大哥不是说过,攻打军械局非你莫属。”

    王金发:“攻打军械局,光用这样的枪是不够的,必须用大炮,要是有大炮就好了。”

    张伯歧:“会有的,一会儿我们去新军做工作,组织他们起义。”

    王金发:“新军有炮吗?”

    张伯歧:“这不是你们联络站得到的情报吗?皖浙起义后,浙江巡抚把从我们大通学堂抓获过去的人,编制成一支新军,这支新军就是炮兵,你当年的骑兵都在这里面,朱瑞是团长,俞炜是营长。”

    王金发:“这太好了,这不就是我训练的一百个王金发又回来了吗?还有朱瑞,这次见到,我一定除了他。”

    张伯歧:“这些具体工作到时候再说。我们现在不能太声张,因为我们用的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瞒天过海》。”

    王金发:“什么叫《满天过海》。”

    张伯歧:“我也不是很懂。喏,谢飞麟老师都给写好了,我们只要按照做就是了。简单的说,就是虚虚实实、动动静静去迷惑敌人,使敌人对我们不疑了,使他们自己感到懈怠了,我们就动手,一鼓作气把他们统统拿下。”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编辑: 何东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嵊州新闻网”或电头为“嵊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嵊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嵊州新闻网”,并保留“嵊州新闻网”的电头。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用户名: 我要注册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