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救灾能力进一步提高
完善三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加大避灾场所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和“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实施灾害信息员队伍规范化建设三年计划,举行首期村级灾害信息员培训班, 14个乡镇(街道)的150名村(社区)灾害信息员参加培训,并取得国家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组织防灾减灾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分发宣传资料5000多份。救灾核灾工作快速反应,黄泽镇白泥塘村发现地质灾害,连夜组织168位村民紧急疏散,民政干部在第一时间把救灾物品送到灾民手中。
关键词:基层建设 与时俱进
■全市462个村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
2011年3月,全市村委会换届选举,各村推行“自荐直选”,建立“竞职承诺”、“创业承诺”、“辞职承诺”和严把竞选人标准等四项制度,形成“先定事、后选人” 的选举机制,依法、民主、顺利完成选举工作,全市463个行政村中462个行政村产生1793名新一届村委会班子,换届率为99.78%,其中一次性选足选好的有228个村,占49.35%。村务公开、村民自治与时俱进。
■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覆盖全市
深入推进以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为重点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各乡镇(街道)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全市463个行政村全部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农村星光老年之家,其中示范型101个、标准型289个、简朴型73个,实现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全覆盖,全年受理各种代理服务项目5200余件,长乐镇福全村、黄泽镇前良村和剡湖街道八何洋村的便民服务中心长效机制日益健全。
■社会组织创新发展
2011年,我市作为试点县(市),在绍兴市内率先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直接登记试点,对科技、教育、文化等三大类民办非企实行无主管部门直接登记制度,为各类社会组织,特别是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各种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提供快车道。一年来,全市新增各类社会组织53家,注册登记了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平安三界联防协会、市反邪教协会、鹿山街道归正人员帮教志愿者协会等,建立了社会组织主管单位联络员制度,培育3A级社会组织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