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是项目推进的基调。体制机制的能量释放,推动障碍坚冰消融,走出项目建设剑及履及的新节奏。
1月7日,18个重点项目推进机构交流2013年项目进度。会上传来的都是好消息:18个项目进度都达成目标或者好于预期。
在大众印象中,嵊州的重点项目历来艰难寸进,年度计划常常沦为纸上谈兵,项目实施的低效率同时也成为嵊州落后于与周边县市的一大主因。而过去这一年,结果无疑是令人振奋的。
改变来自于项目推进新机制的能量释放。2013年5月,市委、市政府决策,从全年确定的重点项目中选取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18个重大项目,成立指挥部或者筹建办全力攻坚。靠前指挥才能解决困难,分管市领导担纲了项目总指挥;内行才能管好项目,一批既有群众工作基础又有建设经验的老领导被充实到指挥部挑起重任;督促才能传导压力,进度实行一月一交流,一季一督查制度……
一个解决困难、梳理矛盾和比拼进度的平台建立起来。“每个月进度交流,给我们的压力非常大,总不能一个月过去了还是老样子。”回顾过去这一年,领带物流中心项目指挥部副总指挥李良军感慨良多。按照年度计划,政府投资的领带服饰家纺城和会展中心要结顶。9月,领带服饰家纺城提前完成任务,但由于土地政策处理受阻,会展中心工期一再推后,到10月份连地下室都还没有完工。会展中心体量可观而且结构复杂,三个月时间内要结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两个多月每天都要盯着工程量,最后一个月更是把任务倒排到每一天”,指挥部对项目的管控延伸到施工单位的班组,从而对进程更加心中有底,同时还想方设法为施工单位创造条件,加快施工。殚精竭虑的三个月,指挥部与施工单位一起创造了奇迹。
104国道七标,无论是前期的征地拆迁还是之后的工程建设以及背后的资金筹措,同样是一场攻坚能力的严峻考验。2012年10月,七标建设推进到最后关卡——开发区花田村和城南新区缸山村缸窑自然村、圳塍村段。红线范围内共有96829平方米的房屋要拆迁,涉及农户239户,相当于1至6标段拆迁量的总和。由于地处城郊,拆迁户期望更高,难度更大。一场真正的攻坚战打响。指挥部、开发委、城南新区、三个村的干部组成政策处理小组,不分白天黑夜,逐家逐户做工作,想方设法签协议,为了立说立行,部分公职人员的老家先行发动拆迁,做出榜样。大量农户房屋土地征收之外,还有情况更复杂的花木场、寺庙等其它形态,其中的荣涛花木场,双方无数次反复协商,参与谈判的层面甚至上升到市里主要领导,几上几下数月,才最终达成共识。
2013年10月13日,红线范围内最后一座建筑拆除。指挥部又面临着艰巨的建设任务:完成年度目标的时间,只剩下不到3个月,而指挥部最初的打算是9个月。雪上加霜的是,“交通项目建设中碰到的最困难和最复杂的情况,七标都碰到了,施工难度全省少见。”副总指挥竺君介绍说,这短短5.93公里的距离,有隧道、桥梁、高架和大量高坡度的挖方和填方,其中有一段54米长240吨重的T梁,要在不影响通行的情况下,跨过上三高速。种种困难,都在建设者们高效超常的施工组织中保质保量得以破解和克服。老交通竺君说,七标是他交通事业生涯中的项目强度和难度之最。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每一个重点工程的工地,都在上演筚路蓝缕的故事。绿城农业项目,要在农户利益和投资框算之间达成共识,指挥部和甘霖镇付出心血不计其数,2013年下半年核心区块1500亩土地流转得以实现,年前第一批种苗顺利播下;罗小线改建拉开,沿线拆迁涉及12个村的2万多平方米建筑物,鹿山、剡湖两个街道和村干部细致摸底,深入沟通,强力保障项目推进,16个月完工……
除了第一难的征地拆迁之外,不少重点工程属于全新项目,没有先例可循,无法常规操作。新医院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园、城中村安置、黄泽江综合整治,有的是建设模式上的第一次,有的是产业形态上的第一次,还有的是城镇化推进中的第一次……建设者们更以创新的智慧,迅速在学习借鉴、思想解放中找到方向,实现突破……
凡此种种,构成2013年重点工程破难奋进的主色调。
一年攻坚,收获丰厚。漂亮的进度表之外,更重要的是推进重大项目的机制方法在完善,协同配合、合力破难的氛围在形成,它们共同发力,让一年的重点工程建设圆满收官,也孕育了一个值得期待的新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