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工作服、绝缘鞋……7月8日上午,当我们驱车一个多小时,准时到达35千伏雅璜变电所时,全副武装的检修班工人正在紧张忙碌中。之前,班长陈超跟我们约定9点赶到(施工材料9点才能到)。结果不谋而合,我们和施工材料都提前到达了。
陈超所说的施工材料就是串联电抗器和隔离柜等物。串联电抗器体积庞大,一只有1200公斤重,全得用手工把它从院子里移到里面的电容器室。这既是一种智力的考验,更是一种体力的考验。
前面3人托住电抗器,左右两边4人用杠杆撬,后面2人也用杠杆撬。9个人齐心合力,一寸一寸移动那庞然大物,看得让人捏了一把汗。终于到了电容器室门口,而这时,工人们身上穿的土黄色工作服,前胸后背都仿佛染上了梅花印。水墨似的印子里既有黑乎乎的机油,又有湿漉漉的汗水。从院子里移到门口,难度到底还不是很大,这些从专业院校毕业的检修员应用力学原理可谓得心应手。难的是把电抗器搬到电容器室,那门口狭,那台阶高,怎一个难字了得。当然,这些在我们看来难以克服的困难,他们最终都克服了。
检修班14位工人,都是一岗多职的能手。他们既懂安装又懂调试,还懂高压测试;既是专业的安装师傅,又是专业的调试测试师傅,甚至是搬运工、油漆工、电焊工。
把电抗器和隔离柜安装好后,工人们又各自忙活去了。陈超他们去检查保护装置,密密麻麻的螺钉,密密麻麻的线路,一颗颗,一条条测试过去。杨宁和庄建明去安装交换机,因为远动柜档板口子太小,两位小伙子就在大太阳底下用锉刀锉口子,也是纯手工的,吱吱嘎嘎的锉刀声响了近一个小时才停歇下来。一试,挡板和机器竟然一拍即合,严丝密缝。韩军则在太阳底下电焊电缆抱箍的柱头,电焊一烧,火星四溅。烧毕,他又一手拎着油漆桶一手给电缆抱箍上油漆。只一会儿功夫,他就从电焊工变身为油漆工。
中午11点45分,检修班暂时收工,赶到雅璜村里吃中饭。吃饭的几分钟,是检修员双脚得到解放的几分钟。他们去临时居住的民房里,换上了拖鞋,让双脚暂时脱离了又闷又热又重的绝缘鞋。大家吃饭也没有讲究,都用大海碗,人人抓起来就是两大碗。
“都干的体力活,大家的饭量特别大,比泥水匠、建筑工人还能吃。”陈超指着或坐或蹲的检修员说。
12点20分,吃过饭喝过茶后,工人们继续去变电所。安装,测试,调试,各就各位,该干啥就干啥。工人们在赶时间赶进程,夏天用电高峰期马上来临了,而35千伏雅璜变电所将极大提升通源、雅璜、竹溪、王院等4个山区乡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供电安全性。工程预计7月中旬完成,时间紧迫。从6月3日开始到现在,20多个日子里,他们吃在雅璜住在雅璜,只有在等待施工材料的日子里,才偶然回家一趟。
工人们还在劳作,我们开车返回归程,车子启动时,才突然想起早上带去的西瓜,还没请他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