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出生地是北方一个小村庄,村庄的北面有一大片空地,冬日显得荒凉与凄凉。可是,往昔的它却是一片果园,那里绿树成荫,各色鲜果挂满枝头。
说起果园,少不了儿时的调皮,那年我还很小,我的外祖父看守着这片果园,路旁小桥流水,果香四溢,是我最向往的地方。夏日的午间,是我最欢快的时候,总是争着抢着要为外祖父送饭。踏着绿荫小道,听着夏日丛林间虫鸣,趟过淙淙小溪,顶着烈日,一步三跳地跑入果园。送与外祖父的饭菜安置妥当后,便满园搜索自己喜爱的果子,看看这个摸摸那个,等外祖父把饭吃好了,还没找到中意的。现在想来,也并非仅仅是孩童的贪嘴,更多的是喜欢那种在满满果香的园子里撒欢的劲儿。这种时候不多,所以那时年纪虽小,至今仍记忆犹新。
后来,外祖父不再看守这片果园,而它日渐破败荒芜,直至今日这般光景。
果园与外祖父家的打麦场隔河相对,一排核桃树种植于河堤上,它们是果园的篱笆,打麦场就在河堤的另一侧。原本的打麦场被小河围绕了一半,靠河一边有许多野桑椹树,孩子们甚是喜爱。
夏日里的打麦场,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对于大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忙碌;而小孩子也有一样的东西,那就是欢乐。白天玩水,追蝴蝶,捉虫子,摘果子;晚上跟着月亮赛跑,看看谁能赛过头顶那轮永远亮堂的明月,嘴里哼着“月亮走我也走……”然后,躺在打麦场的窝棚里细细数着天空闪烁的星星,畅想着长大以后的日子。那时,幼稚的我们总认为,自己的天地就是这片打麦场,怎会有外面的世界?一旦走远了,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家门口苦苦等待的父母,该有多么的哀愁!
可是长大了,岁岁年年的变换,我已找不到过去的人、往昔的一草一木,还有天空中那颗最闪亮的星星。